从造纸术开始。
郭天翊先后改良了农具,生产了琉璃,又改进了农田水利等诸多设施。
可以说,郭天翊带着领先世界几千年的知识,就是最大的底牌。
同时,也增加了郭天翊的神秘感。
今日郭天翊提出的丝绸之路概念,也是让文武百官不解。
所以,丞相自然是第一个带头询问。
“丞相问得好。”
“朕所谓丝绸之路,是我大奉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石。”
“咱们大奉朝,虽地大物博,沃野千里,但也有很多穷苦的百姓。”
“西部地区还有大片的沙漠戈壁,那里的百姓生活更为艰苦。”
“朕,心痛啊!”
说到这里,许多大臣都露出了佩服之色。
什么叫一代明君?
这就是。
自从郭天翊登基以来,所有的政策都是以改善民生为主。
为此,朝廷花了很多银子。
想要大量改造农田水利,还要修缮百姓的房屋,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靠近京城的村子都有许多土方危房,那更加偏远穷困的地区是什么样子的,郭天翊根本不敢想象。
原本清剿诸侯与贪官朝廷获得了许多银子。
还有郭天翊的造纸术,琉璃等也赚了许多银子。
但想要改造偌大的大奉朝,这些银子无异于杯水车薪。
光是最近半年花出去的银子,就有平日国库年岁银子总量的三倍还多。
“陛下,臣有一言。”户部尚书黄波站了出来,说道,“臣知晓陛下爱民如子,可是如今国库的银子已经花去了大半,还要预留一部分用于战争天灾等不可控的事件...”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户部尚书听到郭天翊说百姓,吓了一跳。
以为郭天翊又要大笔花银子。
的确,郭天翊是明君,发布的也都是仁政。
但在黄波看来,百姓不是一直都是这样过日子的吗?
能改造农田水利,帮百姓修缮房屋就已经很到位了。
还有大量的新型农具出租,对百姓来说日子已经很好了。
但国库,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之前国库相当充裕,但现在国库也紧张了起来。
还有北部疆域之外随时都有可能跟吴国开战。
万一到时候军费不足,那就难办了。
“黄爱卿。”
“朕知晓你为何事担忧。”
“朕这条丝绸之路,就是为我大奉赚钱的财路,可以源源不断为大奉赚取海量的钱财。”
郭天翊并没有怪黄波的意思,反而是平静出声解释,让百官大惊。
啥?
源源不断赚钱?
财路?
有没有搞错。
这到底是什么路线?
所有官员都好奇到了极点,眼巴巴看着郭天翊,准备听郭天翊的下文。
“朕的丝绸之路,有三条。”郭天翊自信道,“第一条,就是向西,经过吴国向西域诸国,第二条则是向南,经云川道向南夷诸国。”
“我大奉地大物博,但我大奉的丝绸茶叶瓷器琉璃造纸术等都是领先世界的,这些东西若是流出去可以换取大量的钱财与资源。”
“陛下,那第三条呢?”宇文辕震眼前一亮,觉得完全可行,激动道。
若是按照陛下的设想。
这丝绸之路,的确是最赚钱的路子。
甚至一年可以赚到大奉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税收。
“第三条。”
“则是将来才会施行的,海.上丝绸之路。”
“咱们大奉东面环海,经东海而出,可以抵达欧罗巴等世界各地。”
话落,有一位大臣不解道,“陛下,欧罗巴在哪里?”
这些大臣,最多就知道西域诸国,南夷诸国,还有更远处的罗斯帝国。
哪里知道欧罗巴是啥地方?
“呵呵。”
“李爱卿。”
“欧罗巴,可是不亚于罗斯帝国的一个联合体。”
“这世界,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我大奉若要征服世界,这三条丝绸之路就是基石,否则一切都是妄想!”
“嘶~”
“嘶~”
话音刚落,金銮殿内就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之声。
郭天翊的学识,让许多大臣叹为观止。
郭天翊的远见,也让他们自叹不如。
可是这种事肯定也会有反对者,内阁元老朱长贵站了出来,皱眉道,“陛下,那些南夷诸国都是蛮夷之地,跟他们打交道不会落了我大奉的面子吗?还有就是现在吴国与我大奉关系紧张,陛下想要向西开拓丝绸之路也不是易事啊?”
“朱爱卿。”郭天翊摆了摆手,淡淡道,“你的考虑不无道理,朕决定,先打通向南的道路,南夷诸国本就与我大奉是邻居,而且南夷诸国之外还有一个不亚于大奉的大国,那才是我大奉往南发展丝绸之路的终点。”
“嘶~”
宇文辕震都听得一愣一愣的,惊呼道,“陛下,南夷诸国都是些小国,他们之外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