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沿着作战部规划的路线,一路南下,直往福建福州府而去。
在南下的第三日,就已经赶到了温州附近,一路上倒也还算安稳,没有什么意外。
不过到了温州海域之后,李进和徐达就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
无论是朝廷的情报,还是李进得到的情报,温州附近的海域就是倭寇最为猖獗的地方。
毋庸置疑,这里绝得隐藏着一股极大的倭寇势力,只不过李进还有朝廷都未能发现这股倭寇的老巢。
“魏国公,这温州海面的岛屿,星罗密布,航道复杂,所以这边的海域一直都不安全。”
李进和徐达站在甲板之上,李进则是给徐达不断的解释附近海域的情况。
“在宋朝时,这曾经有着强大的海军进行坐镇。”
“北连苏杭建康城,南边则是俯瞰整片东海海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东海亦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可惜咱们皇上实行了海禁,这里的一些军事设施,则是全部便宜了倭寇。”
“如此多的岛屿形成的岛链,倭寇如果在这里面不出来,咱们想要进去剿灭他们,也是极为麻烦。”
“甚至一个不小心,还会触礁搁浅,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有些地方,一旦放弃,再想夺回就要白白耗费大量的精力。”
听着李进略带责备的话语,徐达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些地方的重要性。
这些日子,与李进相互探讨海防,徐达对海军作战也算是有所感悟。
以前的徐达觉得茫茫大海之上,想要找到敌人,根本就是大海捞针。
那些倭寇海盗,只要往大海里面一藏,就很难找到。
这种难度比在漠北追逐蒙古人都要高上很多。
大明将士从来不会畏惧敌人,也有信心战胜任何与大明为敌的敌人,但是最怕的还是找不到敌人在哪。
空有一身武力,却找不到可以宣泄的对手,最终被敌人活活耗死在海上,这才是最恐怖的。
但是和李进交流了一阵时间之后,徐达却是觉得大海,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
甚至在徐达看来,海战和陆战之间,也是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
无论是陆战还是海战,都是战争的一部分,而行军打仗,归根结底打的就是后勤。
毕竟只要是人,就要吃饭,而吃饭就需要粮草。
在陆地上作战,要想方设法的切断对方的粮草供给。
占领战略要地,侵扰敌军的后勤,让敌军被自己牵着鼻子走。
海面上作战,同样如此。
只不过陆地上的战略要地,变成了一座座岛屿。
茫茫大海,想要获取补给,唯一的办法就是岛屿。
想要剿灭倭寇,只有将倭寇立身的岛屿全部占领,让对方无法获取补给,如此方能永绝倭寇之患。
而在温州这一带岛链,原本应该是中原王朝控制海域的桥头堡,却被朱元璋给放弃,这如何不让李进懊恼?
“皇上如此做,也是有苦衷的。”
徐达见李进责怪朱元璋,忍不住为朱元璋说话道:
“当初张士诚虽然战败,但是他的残余势力却依然不容小觑,这些人通过海船逃往海岛之上,妄图继续与皇上对抗。”
“南方方国珍虽然投降,但是他的手下残党却没有选择投降,同张士诚余部一样,这些人流窜到福建海面的岛屿上,继续与大明为敌。”
“最可恶的还要数海盗陈祖义,这个贼人当初在两广地区,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甚至就连派出剿匪的水军都督,都战死在南海,一万水军全军覆没,可谓是损失惨重。”
“这些海盗还有乱党余孽盘踞在近岸的海面之上,时常掳掠沿海百姓,壮大自己的势力。”
“当今皇上为了保护沿海百姓不受这些人所害,同时避免这些势力进一步做大,这才下达了禁海令。”
“片板不下海,在当初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要不然只怕现在这些倭寇就不止这么一点势力了。”
李进有些无语,既然这些人都快骑到朱元璋头上了,那朱元璋就应该狠狠的收拾他们,而不是放弃海洋。
说来说起,朱元璋还是小农思想,认为大明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只凭借中原大地就已经足够养活大明的亿万子民。
进军海洋没有任何收获,还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得不偿失,毕竟大海上面可不能种粮食。
抱着这种思想的朱元璋,对大海有兴趣才怪了。
至于张士诚,方国珍的残党余孽,还有陈祖义,只不过就是恰逢其会,朱元璋给自己找好的理由罢了。
李进正要和徐达继续争辩,突然听到瞭望塔传来了一声尖锐的哨声。
“西南方向,发现一艘敌船。”
李进面色瞬间紧张起来,拿起单筒望远镜开始朝西南方向观望。
果然,李进只是搜寻片刻,就发现了那艘船只。
和自己一样的骷髅旗,船身一如既往的破旧,一看就是久经沧桑,饱经时光的摧残。
对方只有一艘船只,自己这边则是有着四十多艘,李进自然是有恃无恐,当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