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这位操作员,二十五岁的年纪,上班才四个月,干这种活儿人是懵的。
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核反应堆内部的技术问题了。
反应堆在这天白天,因为之前准备要测试了,然后又被忽然延后,一直保持着半功率运转的状态。
半功率运转,导致反应堆几年积累下来的大量碘135,不断地衰变为氙135。
氙135到了半夜凌晨的时候,浓度极高。
氙135具有吸收中子,阻碍核反应的效果。
半夜测试开始,核反应堆功率继续下调,高浓度的氙135这就开始作妖了。
核反应的功率不可救药地急速往下掉。
事情到这儿为止,还有救。
关停反应堆二十四小时,氙135自身是会衰变的,会自动消失。
可是关停反应堆,这就意味着第四次实验彻底失败。
这个结果,显然是当时的代理总工程师不能接受的。
这就开始作死了。
明知道接下去要做的违反安全条例,于是代理总工程师让操作员关停了自动控制系统和警报系统,改为手动控制。
这个操作跟之前是反的,目的是把反应堆功率往上拉一点,好尽可能地模拟反应堆正常运行的情况。
可是当时反应堆内部的氙135浓度依然很高,阻碍着核反应,功率上不来。
而手动操作那边,其实操控已经拉满了。
然后水泵开始运作,底部的水被逐渐抽出去,可这过程没那么快,循环水系统之前的热量积累,依然让留在反应堆里的水开始沸腾了。
水沸腾,就会产生气泡。
水对中子是有吸收作用的,能抑制核反应。
一旦产生气泡,那么这种抑制作用就降低了。
同时碘135被耗尽,氙135没了来源补充,浓度开始降低。
于是在同一时间,两种对核反应有抑制的物质,作用开始下降。
这种下降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
抑制下降,核反应堆功率就开始急速攀升,很快变得不可控制。
代理总工程师这时候慌了,赶紧下令关闭核反应堆。
可这东西它不是电源开关那么简单,说关就关的。
当时这种核反应堆装置的开关,是两百零五根控制棒。
控制棒上面半截是硼,下面半截是石墨。
硼是抑制核反应的,石墨是促进核反应的。
这个开关,原理是棒子在反应堆里插着,通过上半截硼和下半截的石墨跟反应物质的分别接触,来控制反应堆功率。
一开始代理总工程师要加大功率,所以那个二十五岁的年轻操作员,就把控制棒往上拉,让下半截的石墨更多地接触反应物质,也就是铀235和铀238,促进核反应。
小伙儿没经验,以为是越往上拉功率越大呢,于是操作拉满,手动控制着把两百零五根棒子全拔出来了。
于是就连下半截的石墨都被拔出来了,全部悬在反应物质上头。
这会儿代理总工程师说赶紧关停核反应堆,小伙儿这就控制着棒子往下插。
这一插,先接触反应物质的,是下半截的石墨,促进反应的。
这就叫做烈火添油。
反应急剧增加到上百亿瓦,水瞬间被汽化,产生的压力扭曲了反应堆。
控制棒卡在其中无法继续插入,下半截石墨被卡在反应堆正中间,上半截的堋下不去。
于是里外里加起来,这就彻底失控了。
最后的仪表读数是三百三十亿瓦,十倍于正常功率。
反应堆堆芯在超高温下瞬间熔毁,一千四百吨的反应堆顶盖被蒸汽爆炸抛向空中。
于是氧气进入反应堆,一切能燃烧的物质在高温下迅速发生爆燃。
剧烈的爆炸,让包裹着放射性物质的石墨四处飞散。
核电站的上空,出现了一道幽蓝色的光柱。
那是空气中的原子吸收高能射线,变成了激发态,然后又回到非激发态时呈现的光谱。
核辐射之所以可怕,就是这种高能射线以动能的形式释放,分子会分崩离析。
人体的基因,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就是分子信息,会被撞烂。
遗传信息被撞毁,人体新陈代谢这就不行了,细胞没法更替,于是就慢性死亡。
所以一旦遭受了高强度的核辐射,那是无药可救的。
这起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被定为最高的第七级灾难事件。
所有的放射性物质的威力,相当于一百四十颗广岛原子弹。
当时的苏联政府事后怎么救灾,那是一场史诗级的行动,林朔在北欧的图书馆里看得很受感动。
总之到最后,在牺牲了几千条性命,并且打折了数以万计的抢险人员的寿命之后,所有的放射性物质最后被封存起来。
封存这些物质的,是一口巨型石棺,就罩在第四号核装置上面。
而这口石棺是有寿命的,大概三十年左右。
三十年之后,石棺本身也会成为放射源。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这口石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