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面积大,总面积两千三百多平,但地方太偏,加上工业用地的缘故,六万块太不值了。
不过曹志强却知道,自己这个做法有多赚。
开玩笑,这里是哪儿?三环以里的柳荫公园附近啊!
这里再往南,就是北师大分校,后来的北联师范学院!
别看现在这里很偏僻,没啥人,可一旦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这里就会进入大开发阶段。
到那时候,如无意外,这片工厂区都要推倒重建。
一旦开始拆迁重建,自己这三十年产权的办公大楼,那可就值大钱了。
当然,这些事情没必要跟别人说,自己偷着乐就好了。
办公地点盘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招人了。
对此,余德利倒是很利索,很快就把人给拉来了。
余德利这次找来了六个人,其中四个人都没超过三十岁,另外两个超过三十岁的人,年龄最大的也才三十三岁。
可以说,余德利找的人,都相当的年轻。
不过也可以理解,现在只有年轻人,才有跳槽的冲动跟欲望。
要是过了四十,一般除非没办法,否则都不乐意丢掉原来的铁饭碗,去一个新成立的,不知道未来会如何的出版社工作。
虽然余德利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曹志强觉得还好。
或者说,曹志强觉得这种年龄构成的人员,才更符合他的要求。
年轻人才有闯劲儿跟创意,思想才不会僵化,这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才会更加的支持。
相反,你要是找一堆老学究,那估计干什么都要扯后腿。
因此,曹志强对这些人给了很大鼓励,而且还给了更实在的东西,那就是发钱。
曹志强说了,只要这六个人同意转来这里工作,那么实习期只有一个月,一个月后通通转正,薪水虽然因为工作岗位不同而略有差异,但保证每个月最低也有五十元一个月。
不仅如此,曹志强还保证,他们这批人,就属于创业元老了。
作为元老,今后只要人品可靠,工作没问题,那一年之内,保证他们通通升职加薪当领导。
这个许诺,自然引得众人十分开心,毕竟年轻人谁不想升职加薪当领导啊。
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问能不能兑现。
曹志强当然是再三保证,说要对自己有信心。
毕竟,他们是一家国企性质的综合出版社,不光可以出书,还可以自行拓展其他业务。
比如自行开办下属的杂志社,开办下属的音像出版社,甚至可以开书店,经营范围广着呢。
既然经营范围这么广,大家又都是栋梁之材,没理由一年之内不做出成绩啊?
这么一说,大家立刻就放心了许多,并且对未来也充满了更多的憧憬与期待。
当然了,作为红光机械厂下属的一家出版社,人员不光是这些人,还包括原先红光机械厂的六个老家伙。
不过那六个老家伙,其实就是六个闲人,只要给他们按时发钱,他们暂时既不想,也没兴趣参与这个出版社的经营管理。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名义社长周怀恩。
人家毕竟是社长,理论上的一把手,像给编制,还有最终审核之类,还是要跟人说一声的。
虽然实际上讲,真正说了算的是曹志强,但如果真的完全不在乎周怀恩的看法,真把人家当闲人看,那就不合适了。
所以,曹志强还专门给周怀恩搞了一个社长办公室,并且该给的尊敬都给足,包括小钱钱。
由于曹志强荷包充足,舍得花钱,加上还有李厂长跟董书记的大力支持,所以红光出版社虽然还没正式开张,却依旧一片生机勃勃。
都不用曹志强花钱找人打扫,余德利以及他带来的那六个新人,就自发开始打扫卫生了。
还有桌椅板凳电灯电话等办公用品,也不用曹志强操心,他们自己就买齐办好了,当然这钱,还得是曹志强出。
甚至是,他们连厕所都自己改造。
什么挖化粪池、装冲水马桶,甚至贴瓷砖都是他们亲力亲为。
看他们撸起袖子砌砖和水泥的样子,那叫一个专业!
这让曹志强大开眼界,很为这个时代的文字工作者点个赞,真是多才多艺啊。
以后谁再说,码字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就跟他急!
不过也可以理解。
像这些年轻人,如果在原先的老单位,恐怕得熬很久才能出头。
可在这里,他们一来就是元老,薪水翻番不说,未来还很可期。
再者说,以后这里就是自己的办公场所,这里环境越好,他们过的就越舒坦。
如此种种,他们敢不出力么?
不得不说,八十年代初的人,还真的很淳朴啊。
你要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你看看还有没有新员工这么搞。
以社为家,他们是真的做到了!
“总经理,你看这里怎么样?”余德利满脸笑容的对着来视察的曹志强道,“是不是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曹志强左右看了看,然后点点头:“确实不一样了,简直焕然一新,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