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赛的季军、世界赛的八强,单纯从选手来说,结果没落定之前,很难有人认为他们会走的这么坎坷。
l、小虎、uzi、mata,哪个不是世界赛常客又或是很多人眼里的冠军拼图,单拎出来一个,都是其他队伍抢着要的基石,可就是有那么些不和谐。
整体实力都有,但发挥不出整体实力,这就是秦明对它的印象,毕竟带队打过还赢了。
现在的联盟环境,不成体系的队伍都是散沙,成体系但存在漏洞也容易被突破,团队成建制的体系无限拔高。
上赛季rng打顶尖强队有些糟糕的表现离不开团队角度,打法和战术分配上的那点小摩擦他们自己都感受的到。
先说rng世界赛的打法核心,那肯定是夏季转会重金引援的uzi,他作为大哥位,哪怕有关键局心态上的问题,实力还是能服众的,不然队伍也不会慢慢慢慢偏向下路。
看数据就知道——
6.2的kda(同位第一),72.8%的参团率,2.0的场均死亡(倒数第二),分均经济458(第一),分均输出7的输出占比才是同位第一,他们才是16年隐性四保一的头名,之所以没很多人讨论,单纯是兮夜多了那么一点变数,小虎开始磨合新打法后,亮眼程度在减少,给了大家刻板印象。
数据不会说谎,we既是终结比赛时长最靠后的,也是靠下路大c最多的队伍。
至于后来风哥带队的时代,他和他的教练组给出的答案是打野继续降低经济占比,腾出的这一部分经济和入侵次数的上升,稍微让小虎的表现好了些,却让香锅承受了更多的压力,野区打法更极端,打顺了还好,没打顺防守压力更大。
打野作为队伍绝对的战术发起点之一,少吃点资源当然没问题,但经济的分配决定了操作的容错,有装备就是比没装备上限高。
一般来说,战术的意义是在合理框架内找到解法。
打法更极端的香锅则不是,他不需要合理,训练赛的胜率告诉他只能“不合理”赢的概率才高,别看s7走的还算顺畅,香锅的打法对很多“老实”打野来说比较难适应。
但同样,这样的打法驱动下,rng比s6还不稳定,搏斗的上限提高了,带来的后果是下限更低——
不是你炸就是我炸,逼着对面回应,不然就骑你脸,不给第三种解法。
秦明其实无意评判未来的事,在他看来,一支队伍变好还是变坏,都是摸索中进行,也都有一定团队分配的责任。
选手都是喜欢自己玩的最舒服,但一个团队游戏,没有不牺牲的打法,除非是实力碾压,不然就是要做出选择,是想打后期,还是打前中期,还是打分带、poke、强开……太多太多了。
rng的问题不在于阵容,fly的bp也没差到看不了,只是队员们习惯围绕下路做事,这么赢的次数太多,其他位置形成本能了,不然looper世界赛也不会一个tp葬送上路对线。
僵硬的不是阵容,小虎能玩沙皇、维克托,looper能玩兰博、杰斯,香锅成名豹女、蜘蛛,只是打法思路过于趋同。
这些英雄他们都拿过,只是打起来习惯等一等ad的发育周期,毕竟除了特定的速推体系,ad这个位置注定改变局势的能力要压后。
在大多数情况下,rng场均37分钟的结束时间也基本告诉了大家他们是一支什么队伍,进攻核心是打野,绝对主力是ad,中路要稳,上路要承伤,还得承担开团任务,仅凭这个,他们也进了世界赛。
只是跟顶尖强队比起来,缺少的这点变化被放大了,暴露出bp和博弈选择的不足了。
再说直白一点,下路发育受针对的程度越大,哪怕不产生击杀,只是逼迫其打钱效率变慢,都能逼得rng下路转线到中期这一段的过渡时间,留给ad打钱的时间延长,使得野区越被动。
当下路没了超出时间线的发育,香锅慢慢适应团队的打法也没告诉他忍让二字,这也是为什么香锅有时候会在ad吃线的时候突然野区阵亡,再丢一波节奏,继续放大劣势的原因。
作为曾经的对手,现在的教练,秦明看待问题还算透彻,这套体系的优缺点都有,其实是能作为常规战术来用。
只是秦明从后世带来的风格就更喜欢“多变”,因为他知道战术发起点和终结点越是能相互转化,对手想针对的难度就越是倍增。
双c比单c稳定,三c分配经济做得好又比双c打法更多变,更难限制。
小虎的能力完全够,被磨平的那点刀尖操作靠经验也能弥补,实力这东西,还是发挥出来才靠谱,训练赛再强,你大赛打不出,用处又在哪?
稳,不是问题,僵硬才是问题,而这都是构建体系、战术分配下的执行问题。
与之相比,上路的问题就有点大了,lpl赛区盛产蓝领,可工具可c的上单倒是少,培养一个flandre还是蛇队的非卖品。
如果秦明就此满足的话,从二队提上来的letme在国内相当好混,rng已经打了大半年同样的东西,无非是香锅再牺牲一点,磨合的问题绝对被压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