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我成了女帝赘婿> 第249章 扶瑶上酒,琵琶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9章 扶瑶上酒,琵琶行(2 / 2)

岑府门口一会儿后,带来了一琵琶一矮凳。

唐西想要让扶瑶弹琵琶,以这些文士的门户之见,必然不会借出乐器,更不会给扶瑶让座。

他早有所料,来之前,却是已经准备了这些。

稍顿,唐西指了指那矮凳,对扶瑶说道:“瑶歌,琵琶归你,矮凳也归你。我作诗,你谱琵琶曲。我诗风扬,你亦扬;抑,你便抑;悲,你便悲!可知?”

扶瑶一愣,她虽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场面,但要让她在名扬天下的初见落拨弄琵琶,却也不免紧张。

毕竟,扬州才女并非浪得虚名。

但见唐西坚决的脸色,扶瑶倒也难以拒绝,便抱着琵琶坐在矮凳上。准备好后,朝唐西点了点头。

而就在此间隙,唐西目光环视之际,又见到了一位“熟人”...

笑了笑,唐西直面初见落,丝毫没有一丝心虚的意思,随着扶瑶的第一声琵琶响起,开口道:“此诗词,就名为琵琶!献丑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羌州探花青衫湿。”

此诗同样出自白大家的手笔---《琵琶行》,作为典型的长篇叙事诗,其行文简洁易懂,通过描写一位身世悲惨的教坊司琵琶女的遭遇,不无隐晦朝堂的官僚腐败和科举舞弊,寄情于诗而深表对歌女的深深同情。

而扶瑶同样身出教坊司,与那白大家文中的琵琶女遭遇不无相似,读完发人深省,代入深刻。

就连“原创”此诗的唐少主都有些心情忧郁、黯然起来,加上扶瑶扬抑得当的琵琶声,更是令在场众人无不侧目,默默垂首。

一个真正的诗文大家,往往能巧妙地通过只字片语间,令人感同身受,回味无间。

扶瑶早已热泪两行,弦声已断,不由掩面痛哭起来。

这首《琵琶行》讲述的遭遇,几乎就是她平生的复刻,凄苦而惨然,又怎能无泪?

而明眼人是看得出来的,唐西在诗文的最后一句,做出了修改,使之更为贴切现时的场景。

原文最后一句是---“江州司马青衫湿”,唐西改成了“羌州探花青衫湿”,用意便在于让所有人都注目到扶瑶和岑驷的恋情之上。

全场变得安静,此情此景,不无动情、动容之至,谁又能说此诗不好?

就连初见落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忧伤之色,看向唐西的目光都变得钦佩了不少。

若论诗文,大才女还真的比不上眼前这个寒门书生。

而唐西应该庆幸的是,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叫“白居易”的人。

所以,他兴致一起,又叫道:“扶瑶,莫哭!再送他们一首又如何?”

于是,他又念出了白大家的另一首叙情诗,讲的是玄宗和杨家女的典故。

当念到末尾时,这位郝寅建先生居然还留下了一滴不知真假的眼泪: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宇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全场,针落可闻,再无任何质疑的声音响起。

而那位“熟人”,羌州的探花郎,不知何时已悄悄来到花园的一角,听着郝大家的诗文,看着扶瑶,泪目不已...

半晌后。

人群中,忽听一把折扇收起的声音,伴随着赞赏:“这位郝兄弟好文采,作的两首震古烁今的诗文,令群贤黯淡无光。经此,怕是再难有人敢质疑你的才华。至少,本...公子不会质疑。”

此人说着,竟昂起头颅,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扫视全场。

奇怪的是,就连岑虎和公孙见了他,都要露出了谦卑之色。

唐西认得此人,而且与之曾有“深刻”的交集,见到此人正欲排众而出,他却只道了一声“谢谢”,而后就对扶瑶高声说道:“承蒙各位不弃,小生不才,借着这盛会,有一事要讲!”

“扶瑶,上酒!”

扶瑶抹了抹眼泪,从裴一命手上取过了一壶酒和一酒杯,走到唐西面前,倒满。

唐西则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和一纸文书,高声说道:“小生有一信,乃扶瑶与岑探花的断情信。有一文,乃是扶瑶的入籍文书。”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震惊。

就连那位身份显然高过岑虎和公孙的翩翩公子,都不由停住了脚步。

而探花郎却微微露出了一丝带着泪水的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