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南巡?
唐西皱了皱眉,随后走出了紫光阁。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令他感觉到无比意外。
李潇潇才登基不足三月,又遇上了幽杭两地的灾情,且正值两头用兵,此时应该是坐镇洛阳以稳固朝堂局势,是万不该贸然决定搞什么南巡。
但,其中固然有她自己的考虑,李潇潇只是经验缺乏,并不是昏聩愚蠢,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不是贪图彰显权势,或者是享乐。
而,与其胡乱猜测他人的想法,还不如直接去问。
侍卫虽说现在皇帝不便相见,但唐少主执意要去,倒也没有几个人敢拦着。
不过,即便是不去找李潇潇亲自询问,唐西也大概猜到了她此行的大致用意。
大周有句不成文的俗语:西北多狼兵,江南遍才士。
意思是说,西北的兵卒大多都能征善战,而大好江南则是才子文士的摇篮。
唐西曾经提点过李潇潇,她这个皇帝虽已坐实,但毫无根基可言,沿用仪天的内阁和朝堂的老官员,难免会受制于人,沦为傀儡。
组建自己的班底,最有效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大举启用寒门,逐步建立自己的心腹朝臣,将大权细化,再归结。
李潇潇定然是采纳唐西的建议,意图下江南,寻才士,重寒门,复科举,组建属于新朝的班底。
眼下北线大军满载而归,幽杭灾民的温饱问题得以缓解,吐蕃境内的“平叛”也按步进行,倒也没有多少理由,一定要她留在洛阳不可。
唐西只是说要启用寒门“枭士”,并未道出具体的细则,该如何启用,又该启用哪里的寒门。
而李潇潇能想到下江南,寻贤臣谋士,可见此女也并非尔尔,至少已经在逐步开窍。
来到御书房外。
见到不断有朝廷大臣从中往返,脚步匆匆,想必是李潇潇在编排她不在洛阳的这段时间,朝堂余后的事宜。
唐西见到了左相肖山,两人相互打了招呼,但并未细聊。
此番,李国兴去了吐蕃未回,庞达和李兴唐巡视各藩也难以分身,李潇潇想要南巡,必然是要留下某个人主理洛阳的政务,这位当朝文臣首领,左相肖山便是最佳人选。
这点,不用唐西明言,李潇潇倒也是想到了。
身旁的太监刚想呼喊一句:侧圣至。
但及时被唐西阻止,他并不想此时去打断李潇潇的铺排,说到底她仍是得学会独立管理朝堂。
在一侧拐角处,等了几刻钟,御书房内的官员大多已经离去时,唐西这才允许太监通传。
听闻唐西此时求见,李潇潇的神色开始显得有些不自然,但碍于“情面”倒也没有拒见。
两人见面,客套地行了一个君臣之礼。
李潇潇很自觉地摒退了左右,而后道:“侧圣,何事求见?”
她尽量说得平淡且正式,试图让双方都不要想起那晚的事情。
唐少主微微笑道:“听闻陛下打算南巡,孤有意一同前往。自古江南多春色,山水甲天下,孤神往已久,还望陛下恩准。”
听此,李潇潇有些不悦道:“你当朕是去游览观光?不准!”
唐西却笑道:“陛下当然不是去游玩,但招贤纳士之举,却也并非走个过场那么简单。陛下有信心一力完成?单说一点,陛下首站前往哪里?又是否有了招揽的对象?江南文士多为孤傲自负之辈,陛下若只是以官位、银钱拉拢,必会适得其反。”
“而此间种种,唐西若在,倒是可婉转一番。且,孤麾下的商会,在江南也多有深耕,自也可以为陛下举贤。”
李潇潇听后,心中的不悦黯然退去,若有所思地盯着唐西看。
她此去江南,目的正是为了招揽能臣,顺道巡视一下民间疾苦。
江南多文士不假,但其中庸者、贤者也是参差不齐,如何分辨良才能将与沽名钓誉之辈,却也不得不考虑。
李潇潇深居皇宫大院,几乎从不踏足市井,在辨人识才这一方面,倒是唐西这个“九流之辈”比她更为眼尖。
便缓和道:“也罢!你若坚持,一道同行也未尝不可。三日后出发,你自行准备。”
唐西却表示异议道:“三日?时间紧迫,事不宜迟。孤建议陛下,明日便可出发。洛阳之事,有文相肖山即可。除了招贤之外,陛下难道就不想亲自去杭州看看?”
“苏杭平原对大周来说,至关重要,那里出产的辎重几乎养活了半数的臣民。来年开春,上皇覆灭北突厥的计划便会全面进行,届时粮草补给,兵卒动员,军饷募集,这些琐碎难题更会接踵而至。力保苏杭稳固,是打赢这场仗的基础,我们是时候开始想着怎么种田了。”
李潇潇有些讶然:“种田?”
唐西点了点头:“没错!就是种田。其中细则,南巡的路上孤会细说。”
李潇潇复而也点头:“行!那便明日出发,侧圣此时可以先行去准备事宜。”
唐西应了一声是,刚想转身离开,却又顿住,有些难以启齿道:“陛下...那天的事,谢谢你为孤“解毒”,但你为一国之君,下次还是莫要以身犯险,若是孤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