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第十四年,这“木匠催师傅”竟能一鼓作气,连续把自己媳妇的肚子搞大十次,分别生下了“催招弟”、“催引弟”、“催来弟”、“催接弟”、“催收弟”、“催到弟”、“催拉弟”、“催拖弟”、“催拽弟”、“催没弟”。十三姐妹的名字合起来就是“我你她,招引来,接收到,拉拖拽,没了”。
虽说这“老催家”九代单传生女众多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但这一代“老崔”一连搞出13个女儿的事情却立刻引起乡里震惊,别说甲长、里长们先后过来登记户口核实人数,就连县太爷也亲自出面慰问。
因媳妇生娃最多,老催家获得官府奖励一匹麻布、两搓盐巴、三两灯油、四副碗筷、五张凳子、六双草鞋、七个倭瓜、八尺红绳、九个鸡蛋、十枚铜钱、十一颗铜钉、十二颗铁钉、十三斤糙米。
尽管这些奖励看起来数目挺多,实际上能排得上用场的却没多少,毕竟人活着总要吃喝拉撒,因此想要养活一大家人,还得靠“催木匠”使出浑身解数,用《鲁班书》来给十里八乡富人们干活才行。
由于古人很相信“封建迷信”,认为“木匠”、“道士”、“和尚”、“巫师”、“地师”等“不务正业”的“三教九流”者会“旁门左道”而不敢轻易得罪,否则便会被其暗中施法诅咒,轻则消灾破财,重则家破人亡。
因此,“催木匠”凭借“刨刀斧头锯,曲尺墨斗线,凿囝铁锤囝,七件家似囝”,走遍天下都不惊。他依靠“木匠手艺”,也能比普通“佃农”过得好,至少还能勉强让一家人吃饱穿,可别的问题又来了。
因老催九代单传,虽然家里有几亩薄田,但因粮食产量太低,这对家里越来越多的“小嘴巴”们来说,顶多只能勉强维持半年口粮,若不继续租地来多种庄稼,光是靠去打零工,迟早会变家徒四壁。
“爹爹,孩儿想学木工,跟你去打工挣钱。”老大催我弟和老二催你弟见父亲一年四季除了地里庄稼的播种和收获季节还能呆在家里外,其他时间都是在乡里乡外到处奔走找活干,做木工挣钱养家。
“去去去,女娃儿家丫头片子,就你俩这小身板儿,恐怕连一张桌子都搬不动,更别说挥斧子拉锯子干苦力活儿了。”催木匠对即将年满十五和十四岁的老大、老二提议不以为然,只管埋头干活。
“说真的,爹爹,俺娘说了,俺姐妹接代她,各个贼棒,劲儿大着呢!”老大、老二不服气,居然把老三也拉过来作势:“俺娘说了,大姐明年就得嫁人,一定会给爹爹换回两缸好酒慢慢喝,咯咯。’”
“哎呀,你这该死的小三怎么说话的?俺叫你来劝爹教咱们做木匠活儿,你却瞎捣乱,哪壶不开提哪壶?看打!”话音一落,准备追打老三,却惹得一旁看父亲干活的老二和一众妹妹们哈哈大笑。
“爹爹,你不想教大姐,可以教我呀,我也想做木工活儿。”老二虽然已经年满十三,但依旧个头瘦小,就像街头卖艺的小马猴般,随手便能被人拧走,真不知她两年嫁人了如何生娃?可怜的娃呀!
“学什么学?做木工有什么好学的?圣人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赶紧过去跟你娘的学做女工。”
“不嘛,人家就是想学做木工,用大木棍子削小人儿,可好玩儿。”老二这丫似乎性格有些倔强。
“去去去,你们这些丫头片子,就算真学会做木工也没用,因为你们身上少一样东西,不顶用。”
“少东西?少什么东西?”老大、老三见老二与父亲抬杠,也暂停打闹,嘻嘻哈哈地跑来凑热闹。
“少了一条‘肉筋’,说了你们也不懂,赶紧走开,别捣乱。”说完后,催木匠开始挥手撵孩子走。
“什么……‘肉筋’?什么肉筋?俺怎么不知道呢?爹爹快告诉俺们吧,到底是什么‘肉筋’那么重要?”
“去去去,那是男人才有的肉筋。等过两年你们嫁人后,你们‘当家的’就会告诉你,给你看了。”
“噢?是么?我还以为我没长眼睛看不见呢,咯咯,原来是以后才有机会看见肉筋长什么样呢!”
“好了好了,走走走,赶紧走开,带你妹的去,别来烦老子,否则给你每人一巴掌,屁股打烂!”
“爹爹你好凶啊!快点走,赶紧去看十三妹去,刚出生的小十三,可乖巧伶俐了,都不哭不闹。”
催木匠见老大、老二、老三离开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觉得这小十三来的也太早了点吧,为何就不能等到她大姐出嫁后有了孩子再出生呢?届时她娘的若无奶水,还可抱去给她大姐养,蹭奶喝。
不过,说来也怪,这小十三出生当晚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就在她娘的即将难产时,悠然有一道筷子粗细的电光从天而降穿透房顶,击中她娘的大肚子,电得浑身发麻忘了疼痛,一使劲儿就生了。
催木匠一想到这里,赶紧放下手中的家伙,跑回后堂屋里去看孩子她娘,毕竟这孩子降临得实在诡异,一出声就哇哇大哭起来,还没等自己用火烧过的剪刀去给她剪掉脐带,就能睁开双眼看人了。
当时,催木匠被吓了一跳,怀疑是邪祟上身以为不吉利,于是赶紧找来《鲁班书》下卷,打开后翻找里面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