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行李包包,一边走,一边问路,赶到了红桥村砖厂,李四海和田二牛进入宿舍,宿舍也都已经有人住了,他俩找了两个相邻的床铺。
床铺是用竹子做的凉床,两头是用砖块砌成的,凉床便放在砖上。
好好收拾一遍,两人弄好床铺,又将脏衣服洗好晾起,便一起去南河粮站买米买面。
这时候,红桥村砖厂还没有开工,生活得自己解决。就是砖厂开工了,也不提供米饭,只提供一份菜和帮助蒸下大米饭。
李四海和田二牛来到南河乡街上,一人吃了两个包子,先垫了下肚子。
那时候,南河乡街上竟然没有粮店,买粮必须去粮站,粮站在大门边开了一个门市,买卖各种粮食。
两人一边问路,一边往粮站走去。到了粮站一问,粮站大米面条一个价,都是三角一斤。先买了五斤面条,又买了二十斤大米。
因为还没有上班,两人无事可干,便每天一起去南河三砖厂,参观他们砖厂的各个工作,先了解了解砖厂生产,学学经验。
苏南大地,据说是长江上游流来的浑水泥浆,经过若干年慢慢沉淀起来的土地,黄泥里一点石块都没有,正是做砖的好材料。
黏土砖的生产工艺是:“挖泥,制坯,晾坯,装窑,烧窑,出窑”等等工序。
李四海也不知道,砖厂哪个工种最累人。反正在他看过以后,觉得那挖泥工作,一般人是干不下来的。
砖厂拉泥的拖拉机,就像是一列小火车,拉着十来个拖斗,在路上来回不停地奔跑。
挖泥工人用的工具,是一把“猪八戒”那种“钉耙”,另加一把“铁铲”。
会挖泥的老工人,会把挖泥口挖得笔直,甚至下边还斜了进去。
拉泥拖拉机一到,挖泥工便上前将空车取下来,将装满泥的车拉去挂上。
然后挖泥工将空车屁股朝泥口推去,抵着泥口停下,挖泥工爬上拖车,几下便装好大半车。
接着又拉开拖车,把下边修理一下,将修理的泥用铁铲装入车里,这样装完一车,还可以休息三两分钟。
不会的新手,将泥挖下来,一铁铲一铁铲装车,刚刚装好一车泥,拖车又来了泥场,连休息时间都没有,那真叫一个累啊!
江苏的轮窑砖厂,明显的标志是高耸的烟囱,还有一个是大大的砖坯生产车间。
通过远远的传送带,把泥土从外边车间门口送进车间,中间自动加水,又加入一些粉碎成细粉的煤石,一起搅拌均匀,然后,便不间断地将泥坯条子挤出来,通过切坯机,切成一块块砖坯。
从车间出来的砖坯,基本就是定型的了,再让人工用小拉车,拉到那些晾坯的场地晾干。
这个拉小车的活,被砖厂称作“拉水坯”,也就是拉湿砖的意思。
“拉水坯”的工作,也都是个技术活。新手刚开始干,如果摁不住车把,很容易倒扣翻车,砖厂里俗称“坐飞机”。
放置砖坯的场地,道路都用红砖铺好,方便拉车时经过,免得因泥地将车陷在路上。
为了防止雨水侵蚀,码砖坯的地脚,或横或纵都高于地面一尺有余,这样便不会沾到雨水。
拉水坯车子一到,车两边各站一人码砖,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因为水坯车,是架的砖坯垫板中间位置,一人从一边拿砖坯,木板很容易便跷过去。
砖坯一般刚开始都是码半人高,一边码,一边盖上草帘,防止下雨和太阳暴晒。
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还需要一个工序,叫“花架”,意思是将半干的砖坯子立角排放, 摆成规则的花孔,便于通风晒晾。
好天气,就把草帘撩起来,到了晚上再盖上。砖坯子干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装窑或者运去库房堆放。
李四海现在回想,整个砖坯生产过程,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