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困境(1 / 2)

王华知道,目前,自己这位皇帝兄弟,没有足够的人手可以使用。

虽然说他成为了皇帝,但是朝臣们却不愿意依附在皇帝身边。

因为只有皇帝足够弱,朝臣们才可以更加的肆意妄为。

毕竟谁都不喜欢自己头上有人管着自己。

而想依附皇帝的官员,大多品级不高,依附皇帝的目的,更多的只是为了可以让自己快速升迁,要说他们和皇帝是一条心的,那也说不上。

一些小事这些官员或许会为皇帝办,但是一些大事,尤其是得罪大多数其他官员的事,是没人愿意的。

毕竟依附皇帝也只是为了当更大的官,而得罪大部分同僚,可不是好事。

哪怕有皇帝在背后撑腰也不行,毕竟在官场,得罪的人太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就算可以依靠皇帝的信任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是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或者换个皇帝,那么必然会被其他官员清算。

所以像目前的情况,真的没有多少朝臣真心实意的帮助家和。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华夏很多皇帝喜欢用宦官的原因。

毕竟宦官因为特殊原因,很难和朝臣尿到一个壶里去,再加上宦官特殊的生活环境,皇帝有时对宦官的了解,是要超过朝臣的。

就好像赈灾粮的贪墨一事,从灾情发生到现在,已经有快五个月了。

高价粮,贪墨赈灾粮这些事情,难道真的没有传到留川城?

不,王华知道,留川城肯定有关于赈灾粮贪墨的传闻,甚至很可能有灾民前来留川状告贪官。

毕竟兖国并不像南梁和北陈那么大。

可为什么朝堂之上,关于赈灾粮的讨论少之又少呢?

很简单,因为那些可以站在朝堂上的官员,很可能同样是赈灾粮贪墨案的获利者。

毕竟赈灾粮贪墨这样的大事,地方官肯定要和中央打好招呼,不然为什么派出去的监察人员从来没有报告过贪墨情况?

因为这些派去的监察人员本身就不是清廉正直的官员。

真正为国为民的官员,是不会成为监察使的。

就算有传言出现在留川城,他们也不会管,至于那些来留川告状的人?

这些没权没势的灾民如何出现在皇帝面前?

至于前往其他部院府衙告状,那不成了堂下何人状告本官这种剧情了。

而已经目睹过灾民处境的王华,自然知道,再不理会灾民的死活,暴乱必然发生。

毕竟饿极了的灾民,造反对于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条活路呢?

而一旦兖国生乱,南梁和北陈肯定会横插一脚。

这种事情是必然的,这既是因为兖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因为兖国国力的不足。

对于兖国而言,南梁和北陈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所以,王华下了一个决定。

“陛下,臣弟愿意成为灾情监察安抚使,为陛下巡视灾情,惩戒贪污,安抚灾民。”

家和看着王华,心里开始衡量让王华成为监察安抚使的可行性。

最后思考一番过后,家和发现,目前来说,王华确实是灾情监察安抚使的不二人选。

灾情监察安抚使,有两个责任,一是负责监察官员有无贪污情况。

二,则是安抚灾民。

而像监察安抚使这种官职是十分得罪人的,所以一般来说,是没什么人愿意成为监察安抚使。

再有,监察安抚必定是要官职,身份不低,不然很难压服沿途的官员。

而以王华的身份担任监察安抚使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亲王,其的身份地位可以说在目前的兖国,是仅次于自己的。

而且,作为自己的弟弟,其明显和自己的利益诉求相同,相比于那些不顾国家安危的官员。

自己弟弟更愿意为了兖国而战。

于是家和说道:“臣弟有此心思,皇兄甚是欣慰啊!”

“那么说陛下同意封我为监察安抚使了?”

家和点了点头。

王华又说道:“皇兄,臣弟有一个要求,希望皇兄同意。”

“什么要求?”

“臣弟想要陛下下拨赈灾粮,有了粮食,臣弟方可安抚灾民!”

“这……”

听到王华的这个条件,家和却为难了起来。

见家和面露难色,王华问道:“皇兄,怎么了?”

“唉!”

家和叹了一口气说道:“皇弟久不在朝堂,不清楚情况。”

“自去岁灾情开始,朝堂便已经开始下拨赈灾粮了,但是奈何灾民数量实在过于庞大。”

“上百万灾民,一天就要消耗数千石粮食。”

“如今永平仓的存粮已经达到了红线,不能继续调动,国内各个粮仓也必须为接下来的长期做准备,实在无法抽调出粮食啊!”

听了自己皇兄的话,王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要求太想当然了。

兖国虽然说土地不少,但是去年的洪水淹没了不少良田,这些良田还是靠近珉江的良田。

也就是说,兖国大批产量最高的土地,被洪水淹没,造成粮食绝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