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洛溪说的一一记录几位军医跟学徒们的尺寸,。
再按照洛溪给的衣服款式缝制米大褂,那是晕头转向,头脚倒悬。
而走开的洛溪也没闲着,她拿着自己的小本本,一个个把这些伤兵的姓名,年龄,伤情等一一记录在册。
不仅如此,她还给伤兵每个营帐编了号,分成各个科室,里头的每个床位也编了号。
例如,一号营帐里头的伤兵都是轻微一级伤,二号都是二级伤能自己动。
三号大多是伤了腿或者较重的伤情,需要人看护帮助,以此类推。
将几百个伤兵重新按照伤情划分了营帐,搬搬抬抬的,又忙活了一通。
在几个军医的帮助下,一直忙活到天黑,这才把几个营帐分配清楚,并且给每个营帐都分配了值班的军医。
轻伤的营帐只有一位负责的军医并三个学徒辅助换药,伤情越重,负责的军医数量就越多。
这样一来, 整个伤兵营里条例清楚多了。
每个军医待在自己负责的营帐,擅长的岗位,再也不会来人一叫,就慌成一团。
有时候,军医没来得及去,又有时候,去了好几个军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