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来到大清当王爷> 第106章 科举舞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科举舞弊(1 / 2)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杨广正式设置进士科,对参选者进行考核,由此,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考试制度正式诞生,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没有权势的文人士子只能通过这一座独木桥,来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

虽然十年寒窗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凭借自身的刻苦学习跻身官场,这其中作弊者也大有人在。而其作弊手法在形式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参加考试的过程来说,首先,不能冒籍参加科考,违者考生和主考官都要受处分。

各个地区的考生水平、录取率都不一样,很多人就改换籍贯参加考试;一旦被发现,考生、主管官员都要被处罚。宋代的时候,还实行互保连坐制,将同一地区的十个考生编为一保,鼓励大家相互监督,一旦某人考试出了问题,其他人都要受处分,都会被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再次,进考场前实行严格的搜身,一旦发现夹带等,宋代是驱逐出场,并取消下一年的考试资格;明代则是杖责,严重的还会发配边疆充军。

考试过程中,如果有作弊行为,比如换位子、丢纸、说话等,一旦被发现,按明代的规定,立即驱逐出场,严重的还要带上枷锁作为反面教材示众。考生考完之后就是阅卷,为了防止考官和考生串通,考卷会被糊去考生信息,内容会被重新誊录一遍。

一旦发现考官舞弊,轻微的也是打板子,严重的抄家、流放,甚至直接被砍头。总之呢,历任朝廷对科举作弊一向是严加防范的,处罚也是严厉的,毕竟考生以后都是国家要重用的人才,根子上不能出问题。

大清进关七十年,发生了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怎么能够不让人震惊!

“微臣有罪!”

“奴才有罪!”

张廷玉和马齐同时跪了下来。

康熙淡淡的说道:“朕把你们叫来,不是处罚你们的,而是让你们出一个解决这件事情得主意!”

这二人脑子转的很快,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赵晋都是八阿哥胤禩的门人,皇帝什么意思,二人一时之间还搞不清楚,张廷玉小心翼翼的说道:“微臣看,不如将诸位阿哥和文武百官都叫来,一起商量一下,如何妥善的处理好这件事,又不玷污我大清的威名!”

张廷玉这话说的极好,谁都不得罪!

康熙点点头:“阿哥们和文武百官就不用那么麻烦了,朕听说太子胤礽复位之后,经常读书,干脆先将胤礽叫来,听一听他有什么对策!太子嘛,现在是储君,以后就是皇上,多出来锻炼一下,也好!”

“皇上说得极是!”张廷玉和马齐同时说道。

片刻功夫,太子胤礽便到了宫里

“儿臣胤礽参见皇阿玛,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胤礽又看了看张廷玉和马齐,笑道:“二位大人也在!”

二人同时一笑,正准备向胤礽行礼,刚叫了一句:“见过太子爷!”胤礽便左右手同时开弓,拉住二人:“张相,马相,折煞我也了,这种虚礼,以后免了吧!”

二人都是一惊,看来胤礽被废一次之后,确实长进了许多。

康熙看在眼里,表面上不露声色,心里却很是欣慰!

“李德全,将这个拿给太子看一看!”

李德全将曹寅的奏折给了胤礽,胤礽一看果然是江南罢考的事情,心里一喜,自己在府邸上早就和手底下的人商量过了,有了对策,丝毫不慌,假装浏览一遍,面露吃惊,缓缓说道:“皇阿玛,这是本朝开国以来第一大案,科举舞弊,历朝历代都有,学子们寒窗苦读十余年,对他们太不公平了!”

“你的意思呢?”康熙看着胤礽

胤礽却没有直面回答,而是问张廷玉:“张相,您是科举出身,出了这种事情,想必您的心里也是极为不舒服的吧!”

这句话,正戳中张廷玉要害,他和马齐这个满人不同,自己是正儿八经科举考试出身,其中艰辛,自己深有体会,现在胤礽问他,心里一痛,马上说道:“太子爷说得是,臣心里确实不舒服!”

胤礽这才对康熙说道:“皇阿玛,张廷玉身为当朝宰辅,提到这件事就伤心不已,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只怕会伤了天下学子的心呐!”

康熙点点头,胤礽接着说道:“儿臣认为,应该马上由朝廷派出钦差,前往江南,第一,重处这次作弊的官员,第二安抚好考生!”

“好,这钦差大臣有人选吗?”康熙问道

胤礽直接说道:“儿臣愿往!”

康熙摇摇头:“你是储君,身子骨金贵,干脆你指派一位阿哥前往吧!”

胤礽说道:“多谢皇阿玛,儿臣推荐四弟,雍亲王胤禛前往!”

马齐听完,头都大了,由于,他是八爷党,知道这次犯案的人是八爷门人,胤禛外号冷面王,这要是去了,还不搞出一个哪吒闹海,这还了得?

“皇上,奴才认为四爷处事方式有些偏激,应该额外指派一位阿哥前往!”马齐站了出来。

胤礽瞟了马齐一眼,心想:“老东西,等我登基之后,第一个杀的就是你!”

康熙心里和马齐想法一样,为了不打击胤礽的信心,只好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