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过大年(1 / 2)

为配料的事,秦开胜和王桂云通过大儿子之口,找秦向河说几次了。

觉得刘剑两口子虽说从开始就跟着干的,但毕竟是外人。

何况在加工厂内调配,人多口杂,招的工人是老实本分,可人心隔肚皮,不免就有见钱眼开的。

万一有心留意,将配方给泄露出去,肯定会造成不小损失。

秦向河明白,爹娘是为他好。

再者了,老一辈人观念如此,他只能应付的打个哈哈。

十三香配方,在他看来,即便防的再严,也终有泄露的一天。

前世,这些所谓配方,网络上随便搜一搜,就能找到一堆。

某品牌十三香,还不是卖的风生水起,每年销售额达二十多亿。

如今茅塘的加工厂,步入机器时代,并在宿阳另开了家门店。

所以,以后就算配方泄露,等宿阳那边动作过后,影响也不会太大了。

秦向河告别刘剑两口子出来,才留意到,大院门上挂着的名字——鹿白加工厂。

呃,怪怪的,得抓紧想个名字给换了。

之后,他连家都没回,骑车直奔了村西头。

到爹娘那,正好赶上吃晚饭。

趴在堂屋饭桌旁的两个小不点,听到他叫喊,齐刷刷扭过小脑袋,随后丢下碗筷,飞快跑来。

秦向河浪子回头,还开店挣了不少钱,所以家里宽裕了些。

加上这次一大家子全在这边过年,秦开胜夫妇早早就置办好了年货。

往年舍不得多吃的猪肉,在秦向河建议下,干脆从邻村买了头猪回来,自己请人宰杀。

猪下水送给杀猪的,猪肉除了留蒸包子的,剩下全抹上盐,挂院子里蜡起来。

也是长溪的习俗,过年前后吃的,基本都是腊肉。

至少八、九斤重的鱼,买了十多条,处理干净,同样抹盐挂起。

另外还有十好几只鸡鸭,挨不住俩娃嘴馋,且养且吃着。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到二十五,就要蒸馒头、蒸包子。

这是秦向河小时候,最期待的一天。

从上午开始,会一直蒸到傍晚。

那时,他每每的记吃不记打,一边咬着热腾腾包子,一边扒着锅屋门,问娘什么时候才能蒸完。

每次问过之后,都会被敲一顿脑袋。

是老一辈的迷信,传说这一天蒸馒头包子,只要不问,就能多蒸几锅出来。

大宝和妞妞,明显是遗传了他的这点,边吃着萝卜豆腐粉条包子,边趴门边直嚷嚷。

秦向河笑着在旁看戏,当以为能看到他小时抱头鼠窜的场面时,见娘出来,却只是笑呵呵轻抚两个小家伙脑袋。

而且给俩娃讲起了“典故”。

称几年前,哪个庄子,谁谁谁家,因为穷,到腊月二十五,家里拢共就和了两锅面。

结果从早上一直蒸到半夜,出了十几锅馒头。

当有人奇怪问怎么有那么多后,就再没有面蒸了。

大宝和妞妞听了,忙用包子堵住嘴,见大林子跑来,特地给拉住小声嘀咕。

一头雾水的大林子,听完就跑去锅屋问,被追出来刘美玲在背上一顿抽。

腊月二十六。

则是炒瓜子、花生,炸油果子,炸丸子。

这时的熟瓜子花生都贵一些,平时零嘴吃点无所谓,年节期间这两样消耗最大,所以大家都买生的回去,支起锅,放熟土或石砂之类的自己炒。

油果子,是和好死面,擀薄切成细条或三角形,再放热油里炸熟捞出,之后洒上糖,是过年时,孩子们最爱的零食。

炸的丸子,除了当零食,还能做菜做汤。

以往,家里都是炸萝卜素丸子。

今年手头富裕,就炸了满满一大盆肉丸子,两个小家伙和一个大林子就守在锅台旁,吃的油嘴乎乎。

等到腊月二十七。

这天就把剩下的鸡鸭全宰杀了,另外磨好刀,后面用的多,按习俗就不宜再磨了。

……

这几天里,除县城,秦向河还去抽空去了趟宿阳。

他把朱彪赶回去早点过年,不用非要耗着,反正也没什么顾客来。

促销期过后,店里生意越发惨淡了,有时半天都不见一个人。

据朱彪说,那个宋仁站门外,狠是嘲笑了几次。

另外,秦向河又让朱红霞和小玉,也提前三天关店回去过年。

茅塘这边加工厂同样如此。

除刘剑雇的一个本村五十多岁老汉,和花姐家有点远亲。

因为是五保户,所以过年期间守着厂子同时,也就一人在厂里过节了。

刘剑两口子,今年可能要回父母家过,从腊月开始,就让人来喊几次了。

放假前,秦向河这个爱发红包的老板,自然也不能丢了传统。

普通员工,每人包了一个月工资的大红包,刘剑两口子、朱红霞、大哥秦广山、朱彪,这次包了足足三百块。

趁过年,他还宣布一个好消息。

后面的这些管理人员,等过完年上班,工资全上涨五十块,普通员工里,泥冬三人上涨二十,余下是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