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卫,恭喜恭喜啊。”村中的老人上了二楼就对卫骏青父亲道。
“娃遇到了一个好媳妇,遇到了一个好丈人,要不然,我家也恓惶。”
老人道:“是啊,咱村上这几年,搬房的喜酒吃了几回,这结婚的喜酒还没有吃过。
今年,能不能吃到你大儿子的喜酒?
多少年了,村里的娃娃虽有结婚的,都去了西安杭州北京生活了,没有在村里。”
“年过了正月初八结婚。”
“那好嘛。多好的事,把你这发财烟吸一根,我也要像你一样,财发的旺旺地。”
“发啥财呢,还不是在县城混口吃的。人家县城的人买的多,不像咱农村。人家这儿都有工作,买东西人多。”
“老卫,你是不是要搬下来住在县城,当老太爷了?”
人群中,有人回道:“可不是嘛。你看,人家老卫,这是缺啥嘛少啥?小儿子安排好了,这大儿子安顿好,这一家在咱村里数一数二的。”
“可不是么。哪个是你媳妇?我看个。”
“好我的瓜叔哩,是儿媳妇,那个穿粉红色袄的那个。”卫骏青父亲指认。
“你这坏怂,把人家的花袄袄都认清了。晚上住在一个屋檐下,不要走错房间。”
发筷子,每个人接筷子吃饭。
这也是现在的规程。主要是数一下有多少人,方便下午安排酒席。
“小卫,你这坏怂,在哪里找了这么一个大个子老婆?”
“李爷,下来了,吃饭,坐下说。”
“透漏个,我也给我孙子说个媳妇。”
“你孙子都不急,你急啥?咱县城红线牵线的地方,就是那街对面的,交5000元,保证给你说成。”
老头想了想:“走,一会儿吃完了饭,你给我指个,我过去看看。”
“你真舍得这5000元?”同桌吃饭的人开玩笑。
“舍不得有啥办法?总不能一直让娃单身吧?再这样下去,现在是光光汉,老了就是五保户。那样的话,我活着还有啥意思?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唉,谁也没想到,现在日子比咱过去好多了,工资高了几百倍。咱过去,想打工,都没有地方去。现在,人家出去,一天最少都是120元。你说说,这么好的生活,怎么女娃反而更缺了?”
“你能挣钱了,人家女娃也出去挣钱了。你走的是近处,人家女娃去的是沿海一带。别的不说,咱村里出去了这么多女娃,回来了几个?都是嫁给外地了。这就是差距。
你出去看看,人家外地人生活比咱这儿好多了,不像咱这儿,10万8万都是个钱。
人家外地,买一套房子,据说要200多万。我大姐的大儿子落户到杭州了,结婚时,我们去,给我说他买的房子100来个平方,一平方2万多,你说,这200来万是不是个正常价?
就这,还是比较偏一点的地方,还没在人家那正街上。
现在这些娃娃,比咱过去日子难过多了。
工资高了,消费也大了,娃开销也多了。
个个娃身上背的不是车贷就是房贷。
和咱过去一样,从窑洞往砖房搬时,受紧了好几年。”
“小卫,你问个你媳妇,她周围还有没有没结婚的女儿娃,给咱村上说个。”
“叔,真没有,现在这女娃到处处都缺。先吃饭,吃了饭慢慢聊。”
有一个女人低头问身边的人:“那边站的那个就是小卫媳妇?我怎么看年纪有点大,是头婚还是二婚?”
“那谁问人家这话?我听他妈说,那女子是头婚。”边上一个女人压低身声道。
“这还有个好命,遇到这么一个好苗苗。咱娃怎么遇不到?”
“你娃天天下煤矿。煤矿井下哪有女人?”
“我听我儿那个吹牛大王说,人家有些地方那井下,有超市,有酒店,有女人上班,人就不用上来。”
“那都是大地方的,不是咱们这个小地方能搞得起的。世上这事变幻太快了,咱过去生儿子好。你看,人家现在流行生女子。
咱守着一堆儿子,给儿子娶不到媳妇。
看着这一个个秃棒槌,人心里不好受。”
“谁说的?男娃女娃要有。你看每年清明,咱村上的丽丽,有空了来给娘家父母上个坟,没空了,就没人管,坟头连个化纸的人都没有。人看着多可怜。年年清明节,十月一,都是她一个来。”
“那没办法,谁让她大她妈那时只生了一个女子?”
“本来有一个儿子,那一年,那儿子跟着学生娃去水库凫水,结果淹死了。这后来,她父母年纪大了,生不了了,也没有领养一个,就这么过。”
“唉,看人家,想自己。我刚听说骏青正月初八结婚,人家儿子结婚,咱儿子咋办啊?”
“还能咋办?他爷爷婆就不知道学好,出门在外没人收管,天天挣的钱不是抽烟就是喝酒,还耍女人。净把钱给野女人花了,结不了婚,生不了娃。”一个上了年纪的臃肿的妇人说道。
“好我的个嫂子哩,结不了婚怎么生娃?”
“我说的很清楚,要是结不了婚,生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