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俺在古代上小学> 一百万石粮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万石粮食(1 / 2)

赵宝山忙道:“不若太太将赵大请到这里,让我好问问清楚?”

赵大是老太爷身边得用的人,跟在老太爷身边几十年了。

他一家老小也在府里当差,赵大的媳妇是老太太跟前的谭嬷嬷。

原先老太太掌家的时候,谭嬷嬷就是老太太手底下的一把手,就算如今退下来了,平日里就连老爷太太见了也要礼遇三分。

赵大跟着老太爷时常去临安城,如今又从临安城回来,还有比他了解事情的真相的吗?

赵宝山原先磕了脑袋,辛氏不敢挪动他,如今醒了,又赶紧让人扶他起来换了孝服,张嬷嬷让人抬了一座屏风进来,太太和宝水便坐在屏风里听。

这才准备好,赵大就来了,赵大原以为是太太召自己,进来一看,竟是二少爷。

赵大原先回来,想见的是老爷,没想到老爷倒好,丢下老太太自己先跑了!

赵大只好又去见老太太,老太太倒见了他,可是老太太听完他说了临安城里的事儿,直接昏了过去…

这一家子,能拿出个章程的竟是一个也没有,赵大原也想来问问太太,没想到太太倒是先叫他来了,他倒是不知道二少爷摔了脑袋,只是惊讶于二少爷突然就好了。

二少爷也不过十岁,能担什么事儿?

不过主子终究还是主子,听二少爷问起老太爷,赵大悲从中来:“临近年关,宫里设宴款待那金国使者,原这几年,年年加收进贡的银子,去岁已是加到每年三百万两加五十万匹的丝绸,今岁那金国使者又说收成不好,今年还要多收一百万石的粮食。明年银子更是加到五百万两!别说是他们北边,就是咱们南边,这几年收成也不好,加上每年要进贡那么多丝绸,好些个地方改稻为桑,若是再征收一百万石粮食,百姓今年如何过???”

赵大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看二少爷,见他听得懂,方又道:“这样浅显的道理,户部竟没人敢吱声,太爷便在宫宴里提了出来,那金国使者生了气,就问皇上留着那些个粮食,难不成是想趁着他们吃不上饭派太爷再攻打金国不成?”

赵大心中悲愤…他把头压得低低的:“那皇上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这等想法,当场就把太爷给…处决了…”

赵宝山只觉得心口一滞:“那祖父呢?你这次可有带着祖父回来?”

赵大哽咽道:“不,那金国使者说要把太爷的首级拿回去献给他们的皇帝,这两日小的在临安城里求爷爷告奶奶,没一个愿意帮忙说两句话的,临安城里都在征收那一百万石的粮食,昨天傍晚,金国使者拉着满满当当的粮食,连同四百万两并丝布北上…”

赵宝山对这个世界真是了解太少:“那一百万石的粮食,可是临安城里能筹措得出来的?”

赵大道:“不不,朝天宫中的存粮远远不够,临安城里所有粮仓加起来也不够,还是把城中富户的粮填补进去,并城外好几个县的粮食加起来,才勉强凑够的。”

也就是说,现在临安城里,粮食半点不剩!

赵宝山又问:“军中呢?太爷去了,军中可有换人掌管?”

赵大抬头,再次看了看神色清明的二少爷,到底没了商量的人,咬咬牙道:“军中如今也是闹哄哄的,原本军中还有好些个人,是追随太爷去从军的,太爷被砍了脑袋,那些人在军中也待不住了,军中克扣军饷克扣得严重,这次……这次他们便辞了军中的差事,跟着老奴回了云天…”

赵宝山惊呆了:“军中差事竟是想辞就辞?”他还以为是逃回来的……

赵大解释道:“军中巴不得多辞退点人,皇上本就觉得养大兵费钱,这些年年年克扣军饷去填那进贡的窟窿,年年都有人扛不住自己辞军出来的。”

赵宝山觉得吴国怕不是要完了…

作为一个都城,粮食都叫人掏空了,杀了领军的主将,军中人心涣散,怨声载道,要是他是金国的人,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现在好了,抄家人家是没空来抄家了,但是马上大家伙儿都要被一锅端了。

当然赵宝山想的不一定是对的,所以他又问有经验的赵大:“那金国使者,从临安回到金国要几日?”

赵大真的知道:“出了临安,就是咱们太爷当年攻下的十二城,若是快马加鞭,三天就能到达金国,不过拉着那么多货物,恐怕也要四五天才能到。”

昨日傍晚,金国使者就出发了,最多不过四天,金国的大军就能南下,若是那十二座城池的将领脆皮一点,再过个十来天,就能军临临安城,到时候不过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赵宝山闭了闭眼:“可知如今那十二城守城的将领如何?”

赵大回道:“原是老太爷的部下,不过前几年,已经替换上了贵妃娘娘的娘家人。”

赵宝山心都要梗了:“那位将军的领兵能力?”

赵大又低下了头:“当时太爷知道的时候,只在书房大骂竖子,原是临安城里有名的纨绔,文不能成,只好去北边镀镀金身罢了。”

赵大到底跟着老太爷行军多年:“二少爷…您问这些,可是觉得…觉得那金人受了咱们的进贡,还要打咱们不成?”

赵宝山不去否认:“那些兵丁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