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大院娇美人[年代]> 第110章 第 110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第 110 章(2 / 3)

样好的点子来,以前住在农村就只能种地,可羡慕城里的工人,可是村里的厂子开起来,大家也是有收入的,虽说不能像吃公粮的那样□□证,但是收入比种地有保证。

村里以前只给一家开放一个名额去工厂上班,最近是开始向全村招人了,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都能去厂里应聘。

厂子好了,才有这样的机会,原来在村里讲怪话的人立刻就成了众矢之的。

这会儿读到初中就毕业的多,十六岁这个门槛也还算合理。

冼富强也看见于小丽,从摩托车上跳下来,走到她身边跟她打了个招呼:“于老板,你这房子地基下的深啊,最近村里好多人都来打听你这房子呢,我都还没来得及问,盖多少层呢?”

这问题不少人来问,于小丽比了个“六”。

“六层!”冼富强都惊呆了。

盖六层这么高。

当初冼富强家里盖两层小楼,都轰动了周围好几个村子,这房子盖六层怕是要逆天。

这不才下了个地基,都比别人要多几十个工,要多花好多钱呢。

不说挖地基的深度,填进去的石头,打进去的水泥混凝土都要比两层小楼多好多,于小丽这个房子光地基都用了人家一层楼的价钱。

于小丽:“房子地基打深一点,以后再往上盖容易。”

冼富强就没说话了,他觉得于小丽坐任何事都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这不,第一层盖起来了,楼梯在后边,两边是两个小套房。

本来于小丽打算盖成商铺最好,但她这个位置实在是太挫,在村子的边边角角,短期内也不会发展到这里,如果是尹秀家里那个位置,底下一层修成商铺就很好,商铺的租金要比住房贵很多。

冼富强跟她说:“要是早知道你来这里,回来我就买几只土鸡,吃多了还是觉得三黄鸡好吃,什么时候让你尝尝我妈妈做的盐焗鸡。”

于小丽还不知道他把市场都铺到惠城去了,忙笑道:“你这村长当的也真是——”

这个村长也是很特别,干的跟厂长似的。

冼富强推着车,一起往外头走,一边走一边说:“前几年大家穷的跟什么似的,你当时也在羊城也知道,七几年的时候大家都吃不起饭,我们这里更困难,离城区近人口多土地少,城里的知青最喜欢往我们这里塞,那个时候是真穷啊。”

“羊城那些背景硬的关系户不想去远了,能去哪里都去周边嘛,所以城区周围这些村子就遭了殃,本来我们土地就少,又不像城里人那样吃公粮,粮食交的也没见少,可人口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个村知青都有二十几个,那些城里的少爷小姐们到了这里什么都干不了,你还不能说,谁知道背后站着个什么人呢,那会儿村里没饿死人算好的。”

“可后来政策好了,知青们也回城了,可大家是真的穷,知青走了也不够吃饭,城里人口多,咱们这种城乡结合部就成了亲娘不疼后娘不爱的了,哪有钱?”

.......

于小丽知道农村穷,可是不知道原来在羊城周边,冼家村能这么穷。

竟然还不如她当初插队的新围村呢。

所以她当时就想不通,为什么身为冼家村的土著,冼淑娥嫁给赵峰这样的工人,赵家能这样颐指气使。

冼家村就算现在不是拆迁户,那不是还有“分红”嘛。

看样子于小丽对农民的认知,还处在前世的拆迁户跟暴发户的认知里,或者说她比较幸运,插队去的远,韩学礼所在的新围村处在海边,都说渔民很辛苦,可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当地居民少耕地也多,加上村里还有个糖厂,新围村的村民过得其实挺滋润的。

后来卖了地,建了厂,村民们日子才好过起来。

走着走着就到了冼富强家门口。

冼富强先把摩托车停好,进去搬了两把竹椅子出来,请于小丽坐下,进屋喊了几声黄阿婆,没见着人就自己倒了两杯水出来。

出门看见于小丽在椅子上坐着出神。

冼富强把水递上:“于老板,想什么呢?”

于小丽摆摆手:“没什么没什么。”

冼富强念念叨叨的:“这段时间也没看见郑老板过来,郑老板最近在忙什么?”

于小丽心不在焉的:“梅姐啊,她家里出了点事。”

冼富强:“什么事......”

就是想起插队的日子,以前觉得插队很苦,现在想想也挺幸运的,如果当初分到了羊城周围的村,那才是真的苦。

当时觉得最苦的日子,也不过是刚去的时候不太适应,村里给的知青点太破,白天知青们刚去,晚上就遇到了一场台风,把屋顶的瓦片刮的到处飞,新来的知青吓的不轻,老知青很淡定的开始找盆子了。

台风过后就是暴雨,那一次暴雨来的特别猛烈,老知青原本以为跟往常一样找个脸盆接着雨水,等台风过去收拾收拾,再上去捡瓦片该干嘛干嘛的。

于小丽有点懵,不过她生活的羊城也会有台风,台风天都睡不好,一整晚都担心铁皮屋会被刮走。

可海边的台风也太猛了。

谁知道那一天晚上,房梁上破了个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