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女生耽美>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2 / 4)

一血前耻。

夺回昌平川失去的北地十二州。

为死去的父兄报仇!

他也真的很猛。

首先萧斩石身高九尺有余,比绝大多数男人高一个头多,且手长脚长,很有力量,身体素质远超常人。

其次,他熟读兵法,自幼随父出征,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并非所谓的蛮将,是个会动脑子、有策略的人。

种种条件合在一起,终于造就了这个罕见的战争天才。

从此萧家军出征,所向披靡。

光是看到萧家军的旗帜,敌人就会闻风丧胆、丢盔弃甲。

萧斩石只顾冲锋,只顾保卫疆土,只想着夺回故土,没有理会朝中的事。

那时候他还年轻,又从小生长在战场上,不懂朝堂中的弯弯道道,不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百姓自然是希望收复故土的,而且胜仗的消息总能让人热血沸腾。

萧斩石每取得一场胜利,他在民间的声望就会高一分。

随着他的名字在百姓中越来越响亮,小孩开始为他编诗歌,茶馆开始讲他取胜的故事。

而这个时候,朝廷也终于开始忌惮他。

要知道,方国的皇帝已经很久没有亲征了。

人人都赞美萧斩石,那帝王由谁来赞美?

如果天下最厉害的是他萧斩石,那堂堂皇帝又将被置于何地?

如果萧斩石威望如此之高,手上又有忠心耿耿的萧家军,那将来……他会不会效仿祖皇帝?

光是想到这些,金殿里的先帝就寝食难安。

朝堂里的文官们离天子近,最能察觉天子的心意。众所周知,只要站在帝王这边,迎合帝王的心意,就能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于是,弹劾萧斩石的奏疏如雪花一般飞进金殿。

有说他急功近利的,有说他好大喜功的,有说他傲慢无礼的,还有说他在战场上冒进不听令的。反正只要能说进天子心坎里,想写什么写什么。

这个时候,被打得满地找牙的辛国也隐隐察觉到了方国君主的为难之处。

他们趁机提出议和,希望方国君主尽快撤军。

如果方国打了胜仗,夺回十二州,那么功劳全是将领萧斩石的,萧斩石的名望会一步登天,无人可与他匹敌。

如果方国与辛国议和,那么功劳就是他方国天子的,将领只不过是略微协助了一些罢了。

在这个问题上,本国君主和敌国的利益,居然是一致的。

萧斩石远在前线浴血,不知道前朝风云变幻。

第一次他收到朝廷的急令,让他立即撤兵准备议和,还以为是在开玩笑。

朝廷是疯了?

他们离夺回北地十二州只剩下八十里路了!

这种时候议和,千里之功毁于一旦!多少将士献出的性命将毫无意义!

萧斩石居然没理这令,断言是伪造圣言,继续冲锋。

谁知很快,梁城中又来了三道金令,催他班师回朝。

萧斩石还是没理。

然后,朝中又来了最后一次诏令,严厉申明若他再不回朝,便判他抗旨谋逆之罪,全家问斩。

那年,萧斩石已娶妻室,并生下长子萧寻光,这孩子刚满周岁。

他拿着送来的金令,骑在马上,望着只剩下最后十里路、近在咫尺的北地十二州,目眦欲裂。

萧斩石班师回梁,两次抗旨果然给他惹来了大麻烦。

他刚一回来,先帝迫不及待地以抗旨为名将他下了狱,一大群等着天降功名利禄的官员迫不及待地开始上书,迎合先帝,准备给他按各种罪名。

万幸,这世上也不是所有人的良心都给猪吃了。

另有一群官员或因利益冲突,或因看不过眼,见形势不好,冒着被先帝疏远的风险,奋力上书,开始营救萧斩石。

整整三个月,整个朝堂剑拔弩张,腥风血雨,每天都是唇枪舌战,简直要大打出手。

谢知秋当时还没出生,但她隐约记得家中长辈提过,谢家人虽然不太看得起武将,可当时谢家与秦家在朝中为官的长辈们,全都在上书营救萧斩石之列。

谢家甚至上了死书。若是圣上赐死萧斩石,他们这些谢家的文官也当场一起去死。

谢家的小爷爷如此说道:“我不喜欢萧斩石这人,没见过,也跟他们武人聊不来,但基本的道理我清楚。

“若是没有他们这些武人,辛国兵马早已攻入梁城,从此男为奴,女为娼,我等何来如今安居乐业的踏实日子?

“若是圣上杀了萧斩石,边境其他将领如何能安心在外作战、继续保家卫国?日后国境如何能安稳?只怕要人心惶惶,一个不好,乱世又要卷土重来。

“所以,唯有杀萧斩石一事,哪怕老夫拼上这条命,也决不能让他们成功。”

此刻,这个谢知秋只在传闻中听说的一代名将,正活生生的在她面前。

他满脸刀疤,大手里捧着一碗粥,正小心翼翼地吹着,似乎是打算喂给她这个伤病未愈的“儿子”喝。

他一边吹,一边嘀咕:“你这山上的米怎么回事,怎么都潮了?你整天搞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终于把自己搞得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