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日,张梁收到了马道长让人送来的书信。
马道长在书信中恭喜了张梁和小麦,但是说由于自己是出家之人,不便再入了俗世,便不来参加二人的宴席,待到有空时,让二人回天齐庙看看。
张梁和小麦都有些失落,毕竟马道长是二人的贵人,也是救命恩人,更是一路走来像是父亲一般的人物。张梁和小麦都是孤儿,只觉得如果马道长在旁边见证,就跟拜了高堂一般。
想起青州的往事,张梁恍如昨日。
然后张梁做了一个梦。
张梁梦见自己走在青州蓬勃山的百哭林中,林中突然跑出了很多的黎民百姓。这些人拱手为自己作贺,称呼自己为救世者。
“救世者……”张梁想起了当年刚到青州时,当地流传的那个传说。
一个老者欠身对张梁说道:“救世者,你何时回青州啊?”
张梁不知如何回答,绕开老者,刚走几步,又被一个老妪堵住。
“救世者,你何时回青州啊?”老妪问道。
张梁走来走去,每个见到的人,都会问这么一句。
张梁喊道:“我不是什么救世者,你们认错人了。”
众人听了,忽然都跪在地上,双手指着天,口中念念有词。
张梁看到林子深处走来一人,所有人跪拜的方向也都朝向那人。
张梁仔细去看,走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曾经结义的大哥,如今的大贤良师张角。
张角面带邪魅的笑容,张手朝张梁走来。
百哭林顿时哭声大作,刚才跪拜的人,纷纷被树干吸了进去……
一阵锣鼓声把张梁惊醒。
张梁下了床榻,透过窗看去,接亲的队伍已经到了家门口。
“大喜的日子还睡过头。”
“这张大人心也是真大,好像成亲的不是自己似的。”
张梁听见屋外的人议论纷纷。
“今天是成亲的日子……睡得迷糊了。”张梁心里想到。
下人们急急忙忙给张梁收拾装扮,出了屋子,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带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往小麦住的宅子而去。
路上百官奉迎,行人驻足观望,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洛阳人奔走相告,说是洛阳城新来不久的天才官员今日成婚,都想来一睹尊容。
也有消息灵通的,说这个文武之才,其实就是当年洛阳人嘲笑的那个“傻豚”,之后也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发愤图强,变得似今天这般才华横溢。
张梁不想和别人谈起曾为“傻豚”的过往,识趣儿的官员们也不会当着张梁的面去揭过去的短。
但是从几乎死在墓中,到红遍洛阳城,张梁从没想过瞬息之间的转换,自己能风光如此。
张梁下了马,进了宅子,远远看见小麦已经坐在罗汉榻上。
小麦怎个打扮?
头戴凤冠,脸遮红巾,内穿红娟衫,外套绣花袍,颈套天官锁,胸挂照妖镜,肩披红霞帔,腰挎子孙袋,手缠“定手银”,下着红缎裙、脚蹬绣花鞋。
放眼看去,千娇百媚,周身红色,喜气洋洋。
张梁不懂这个时代结婚的诸多规矩,听着别人的指示,稀里糊涂地把小麦送上了轿子。
路上锣鼓喧天,器乐齐鸣,队伍浩浩荡荡,绕着洛阳的繁华之地走了一圈。
八方贺礼,四海宾朋,也都跟着队伍,去往张梁的府宅。
杨赐、卢植、孔融等人,连同一起修订六经的同僚,洛阳城里的大儒,都来作贺。
卢植把远在家乡的刘备和公孙瓒,也都给叫来了。
袁绍和曹操等子弟帮自不用说,早早地就来到了张梁的府宅,这种场合肯定少不了他们。
小麦下了轿子,便先到里堂,几个婢女伺候着。
张梁则迎来送往,忙得不可开交。
张梁见了刘备和公孙瓒,心里也十分高兴,毕竟曾一起在九江郡打过蛮族,刘备更是一路相伴。
张梁便搂着刘备,嘘寒问暖,二人不知不觉便多喝了几杯。
这反而引起了袁绍的不满,袁绍看出这刘备就是一个土包子,凑上前敬酒时,故意问刘备官居何职,出身为何。
刘备答道:“小可乃中山靖王之后,现今并未入仕。”
袁绍笑道:“既然是皇室之后,怎么还是白衣?”
张梁对袁绍说道:“玄德日后必成就一番事业,只是机遇未到,本初人脉甚广,还是要多多帮衬。”
袁绍一愣,没想到张梁这么帮着刘备。
刘备拱手欠身,对袁绍说道:“玄德素问本初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今后愿为本初身边小卒,还请本初关照。”
刘备这人,厉害就厉害在能屈能伸,善于演戏,即使心里唾骂袁绍,面上依然装的谦卑顺从。
曹操见张梁和刘备都这么说,上前替袁绍说道:“好说,好说,玄德既然是靖王之后,必然不凡,今后会有作为,本初也自会关照。”
袁绍也只能附和,刘备谢过,几人又一起和张梁饮了几杯。
张梁又去向其他宾客敬酒,席间却发现一人十分面熟,但是又想不起在哪见过。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