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朱棣重生土木堡> 第十四章:借势逼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借势逼宫(1 / 2)

王直请辞的消息,轰动了整个京师官场。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大明不能没有王直,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王直本来也就是拿这招威胁一下孙若微,这也是大明的官员用来“逼宫”屡试不爽的一招,但凡事总有例外。

从前有一个名唤胡广的状元,因为不满朱棣对建文遗老们的铁血政策,愤而请辞。

一般来说,这种所谓的请辞,身后都是有一派势力作为倚靠,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段,用以达到目的。

但朱棣可不惯着,当即同意了胡广的请辞,事后不仅没有半点召还回来为官的意思,居然还派东厂搜罗罪证,上去登门抓人。

胡广最后死在大牢,自此后便再也没有什么人敢随意在永乐一朝用这个手段了。

因而,朱棣也就在野史中多了一个睚眦必报的黑料。

孙若微同样是个例外,但她这个例外和朱棣那次,又有天壤之别。

朱棣当时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攻入金陵,连建文皇帝都能逼死,区区一个文官又算什么,自然有资本去搞这个“例外”。

问题是,孙若微有吗?

瓦剌围城,王直更是五朝老臣、文臣之首,兵权大部分都在于谦手中,这个时候他请辞了,难道朝政就要全凭一个于谦吗?

于谦也明白,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何况他和王直私下里引为知己,于情于理更要站出来反对。

说起来,王直是真想请辞吗?

肯定不是,一把年纪了,除了当官博取声名,也没啥别的追求了。

钱财和女人对现在的王直来说,犹如粪土,王直只是单纯的不想再担任文华殿讲官,害怕再去那里被当今皇帝一顿怼。

因为王直心知肚明,自己说不过人家。

说不过人家还去做人家的老师,妄称要教导如何做天子,实在是世纪性的笑话。

王直是永乐年间的旧臣,记得是永乐二年的进士,虽说对他没有于谦那么深的印象,却也知道,肯定不是真心请辞。

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人心汹涌的状态,借助群臣的力量取回本属于自己的权利。

深夜,王府门外看守的门房正在打瞌睡。

朦胧中,似见到有人停在了他的面前,不抬头还好,一抬头便是瞬间惊醒。

眼前这人身上竟然穿着皇帝才能穿的龙纹常服,顿时吓了一跳。

“陛、陛下?!”

这副反应朱棣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只是缓步迈了进去。

王直回到府中其实一点儿没着急,他心里明白,就算孙太后准了,于谦是个聪明人,不会同意的。

因为自己要是走了,于谦就会被架到火上去烤。

何况以他的威望而言,满朝文臣也都不会同意自己请辞。

王直坐在府中,品饮香茶,等着来人接自己回去。

却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同僚们,却是朱棣。

“陛下您怎么亲自来了,老臣实在是愧不敢当啊…”

王直惊吓不已,连忙起身,连手里的茶都洒在桌上,纳头便拜。

“哈哈,不妨事!”

朱棣扶住王直,宽慰他道:“大明不能没有你,朕不能没有你啊!”

“朕这次来,是特意拜你为文华殿大学士。”

“啊这…!”王直没想到,居然还升官了。

洪武年间,罢中书省,更置殿阁大学士,号为内阁。

永乐年间,殿阁制度为朱棣所完善,虽然没有正式的等级区分,但多年以来,却也已经大致划分出了地位。

其中文华殿大学士专事太子东宫讲官,主持经延日讲,位序在内阁中排行第三。

王直老泪纵横,看起来十分感动,就要跪下,朱棣扶都扶不住。

“陛下待臣如此,臣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阁老这说的什么话?朕只是看着国家栋梁之才,于此国难当头之际惨遭罢黜,十分痛心而已。”

朱棣大笑道:

“朕这就与群臣同往仁寿宫,为阁老主持公道!”

王直站起身来,一边抹泪一边道:“公道自在人心,陛下圣明如此,国朝之幸啊!”

......

仁寿殿。

深夜。

微风顺着窗檐而入,透过屏风,轻抚床榻上女人的脸颊。

女人翻了个身,正在熟睡。

一名司设监小太监手持宫牌,按例来到偏殿洒扫,对守护在内殿门口的女官笑言道:“娘娘今儿睡得早?”

那女官捏着鼻子,退让几步,十分嫌弃说道:“吏部王大人请辞,娘娘心情不好,便早早睡下了。”

“我说,你们司设监能不能换些干净的物事洒扫?”

那小太监讪笑道:“姐姐说笑了,司设监的物事更换与否,又不是我们决定的,我们只管洒扫而已。”

女官连连摆手:“洒扫干净后赶紧出去,见着你们就烦。”

“哎、哎。”

小太监不敢还嘴,只得连声应着,却是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动静。

打开宫门,见到了令他目瞪口呆的一幕。

朱棣率领群臣来到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