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从梦华录开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官叩阙
伸冤的士子中,开封府衙役抓了为首的几人其中有汴京书院的山长张方平,他虽未有朝廷官职,可在仕林中的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所以开封府尹本想主犯之一,可是那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出来义正严辞的说:“我朝难道失了士子之心,还想再失了法度吗?”
还有与杨秉乃是至交好友的杜长风,也是这些士子之中唯一拥有功名的,虽是进士科最后一名可也是天子门生。
可是开封府此举不仅仅未曾平息民意汹汹,反而如同点燃了一把怒火。
皇城司衙门之外聚拢着士子还有百姓,那些雷敬见此情形也放弃了继续通过严刑拷打杨秉的打算了,心中已经有了将手下于忠全视作弃子的准备了。
在如此恶劣影响下,雷敬果断的撤去了于忠全的职务。
“司公,这些刁民腐儒的悖逆之举,可需我派手下人将其弹压?”
面对顾千帆的话,雷敬自然听得出他语气中的讥讽,他自然不会应允,若是真的如此做那就是他放在火上烤。
他沉声道:“你亲自去往地牢之中,劝杨秉出面平复外面的士子与百姓!”
说着便拂袖离开了,他明白杨秉一定会去做的,如果不去便不是他杨文瑜了。
小人诱之以利,君子欺之以方如于忠全之辈可以用利益所驱使,而杨秉之流则是用道义作为要挟。
……
开封府的衙役在抓走为首的杜长风和张方平,不仅仅没有平定这场乱局,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有朝廷官员来到众人跟前安抚,一身绯袍立于这士子百姓面前,如当初杨秉孤身一人身着绯袍递上了那《陈情民事疏》。
“大家安定些,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万万不可围堵在皇城司的衙门前闹事!”
“杨文瑜乃是诽谤官家而论罪,此等悖逆之臣尔等切莫被他所欺骗了,如今官家有旨仅定为首之人的罪责,尔等如果现在退去可以免于责罚!”
一位身着白色襕衫的年轻士子没有丝毫畏惧,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
首先作揖行礼紧接着说道:“如今川陕四路,河北之地皆是遍地灾民,而官家一意玄修,想要大兴土木修建庙宇,以全一己之私欲,而无视百万之生民死活!”
“庙堂诸公皆是尸位素餐之辈,无人敢上疏谏言,唯有杨修撰一人敢于死谏,却无一人敢于执言,难道柯相公离朝后,诸位相公皆成了陛下的应声虫了吗?朝臣如此,我等十年寒窗苦读,难道也要与诸位一样唯唯诺诺吗?”
此言一出,像是道出了其余士子的心声一般。
纷纷有人站了出来,一副坦然从容的模样,只听见他们有人道:“我等苦读圣贤书做官是为了济民,若是直言而下狱我羞于与尔等为伍!”
“圣人的微言大义,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吗?”
“如今这样的朝廷可真是烂到了骨子里了,我等还何必做官!”
有的人痛哭失声,像是对于这个朝廷的失望,还有对于前路茫茫一片的迷茫。
那官员面对这些“狂生”的发言,却是无可奈何,文人死谏可谓是文人的理想追求。
若不是为首的一些士子比较理智,拦住了初时的动乱,他是万万不敢作为代表朝廷前来安抚的。
这一旦处理不当,朝廷失去的可是天下士子之心,自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恐怕到那时候仅仅一纸罪在朕躬无法解决了。
……
如今赵恒已经数日未曾临朝,所为的就是想要躲避那些大臣为杨秉求情。
可有些并非有意躲避就可以回绝的,萧钦言作为赵恒一手提拔的宰相,此刻却是领着众臣来到了宫门叩阙。
并非是他菩萨心肠,被杨秉的一番作为所感动,而是以大局为重,外面民意汹汹他们这种政事堂的相公都是被架在火上烤,民意就是薪。
一众身着紫袍,绯袍还有青绿袍的官员都聚拢在宫门之外,那些宦官在这些官员面前想要好声劝慰都被呵斥退开了。
而宫中宿卫更不敢有任何举措,躲在后宫妃子寝宫中的赵恒,还未感受片刻安稳便被外面的小宦打断了心情。
“启禀官家,外面以萧相公为首百官皆聚集在宫门之外!”
放了杨秉不仅仅是他口头一句话而已,而是若是杨秉乃是忠臣,谁是小人备受信任的通玄仙师自然也逃不过一死。
一个道人的死并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一个君王的颜面,他需得亲下罪己诏方可。
他重名喜功,前半生所夸赞的功绩此刻不就成了一个笑话吗?
这年轻貌美的女子,面对这种情况早已经六神无主了,怔怔的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官家来寝宫之时向来都是一幅温和模样,她有时候会撒娇讨欢心,可看着一脸阴沉眉头紧锁的赵恒,她有些悻悻的不敢动。
她秀美的眉头微颦,唇齿微动:“官家,您莫要生气…”
赵恒坐着气愤的将手边的茶盏扔在了地上,怒斥道:“一个杨秉难道还不够,他们也要来逼迫朕吗?”
女子立刻吓得跪在了地上,眼中的泪水簌簌落下,好一幅梨花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