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武侠修真>我来此界开神道>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处处烽烟,毒儒阳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处处烽烟,毒儒阳谋(2 / 3)

八经的青壮战卒,人吃马嚼,半年的存粮能撑多久呢。

统帅府,一個面容憔悴,发须皆白的老人闯进后院,看卫兵的动作,居然不敢有太多的阻拦。

因为这个老人是吴国有名的大儒,濮沽,也是眼下庐江郡的郡守,其名望之高,就算是吴王也要尊重他。

东来抵抗楚军的统帅徐安国,一看是濮沽,有些头疼,只能挥手让周边侍从退下。

“我的徐大帅,你再不控制军中将士粮草之用,最多七天我们就要断粮了。”濮沽见到徐安国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出眼下最关键的问题。

“什么?庐江会缺粮?我记得今岁庐江并未遭受水旱之灾,秋收也是大丰吧。”徐安国有些惊讶,疑惑地问道。

这段时间他一直躲着濮沽,是因为刚进城时,濮沽老是劝说他不要随意放弃城池,王上创业不易如何如何。

但濮沽也不想想,要不是他带兵撤得快,哪里还能全师退到舒县。

外行指点内行,徐安国非常厌恶,只是迫于大儒的名声不敢如何,可他还需要濮沽这个郡守帮他守城。

舒县不是军事要塞,内里有民近百万,他一个只知道打仗的,可不会安民。

“唐英哲这个狗贼去守安庆时,带走了一半粮食,没想到他居然敢投降叛国,眼下那些粮食都是楚军的。”说道这里濮沽怒发冲冠,大声痛骂。

“楚军围而不攻,分兵去攻取庐江其他县城,现在只能等朝廷支援军粮,不过按理来说现在也该到了才对。”徐安国有些纳闷,军粮他自然不需要濮沽来提醒,因为数日前军需官已经报告过,并且向金陵发去了缺粮求援。

“我军水师大败,是不是陆上运粮出现了问题?”

“不可能,金陵有二十万大军,护住粮道不成问题……”听到一个外行的质问,徐安国下意识反驳,谁料越说越没信心。

运送军粮是重中之重,如有任何延误那都是贻误军机,所以军粮还没到大概率是出了问题。

“我听闻楚王爱民,不如放百姓出城,这样我们也能多守一段时间。”濮沽叹息一声,建议道。

他人老但不傻,一看徐安国的样子,就知道可能真出事了。

如果不供应百万民众的粮食,也许他们还能多坚持一个月以上,并且这是阳谋。

明面上对百姓还可以说,给他们一条生路,城外的楚王会养你们。

你李隆愿意舒城之民出来,保证他们不饿死,这才能得吴地民心,如果不愿意,那就可以借此机会大肆宣扬李隆的暴君本性,他不是吴人的国君。

名声在这个时代可是很重要的,李隆从起事开始就没有过屠城、残民之事,所作所为皆是明君之像。

所以现在楚王的名声在天下国君中也是最好,关中、豫州甚至南方交州都有逃人到楚国求生。

好名声塑造起来难,但坏名声却非常容易得到,就如眼下濮沽的阳谋。

很快,被围已经半月的舒城派出使节拜访李隆,商谈接受难民之事。

经过多方考虑,李隆同意舒城放百姓出城一事,并且答应不趁机进攻。

十一月十五日,舒城开始逐步放民,每天几万人,拖家带口,只给一顿干粮。

不过徐安国和濮沽想看到楚军驱逐吴人的场面却没有发生,接受吴人的场面井然有序,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

有楚国占领区亲戚可以投靠的,楚军会给你路上的干粮,让你离开。

没有亲戚可以投靠的舒县本地人,就在楚军设立的难民区暂时住下,帐篷、木屋的材料楚军会提供。

不是白养你,是以工代赈,第一份工作就是修建难民区,之后再去修路,修水渠,直到舒城被攻下。

很快,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舒城放出了近八十万人,而在舒城到桐城这一百多里,布满了难民区的临时住所。

当然很多有钱人都去“借宿”了,只要经过楚军甄别都能离开,没有任何约束。

整个庐江郡都开启了各大工程,首先就是一条官方直道,通往九江郡。

楚军有这么多粮食,去养突然多出来的几十万人吗?

答案是有,第一第三舰队的十一艘楼船正在日夜不息的从楚国本土转运粮食,有陈尧庇护,楚国什么也不多,粮食够多。

荆州每年产的粮食能养两千万人,但却荆州本土却只有六百万人,去看看,哪一户粮仓不是满的,那都是官府失职,土地渎职。

快到十二月,天气愈发寒冷,舒城十三万吴军的身心也都如坠冰窟。

军粮一天比一天少,要不是满城百姓留下不少衣物随意取用,可能他们要活活冻死,扬州的冬天他们吴人最懂。

而李隆也得到了邹良材的奏报,烧毁了一座转运粮台,并且他们数千精兵断了几次陆上粮道。

纵使在暴跳如雷的吴军围攻下,深入敌境的楚军损失不轻,有的小分队被成建制歼灭,但搅乱吴国,使前线无粮的战略目的是达到了。

也因此,李隆悠哉悠哉派人攻占庐江全境,只剩舒县孤城。

兴平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舒城吴军吃了一顿饱饭,发起第一次突围。

除开庐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