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大明之风起青苹> 第一百九十五章 炮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五章 炮击(2 / 3)

下调五度,药量十斤,五斤炮弹,一发装填。”

身后的炮兵闻言,大声重复着命令,然后快速忙碌了起来。

朱由校是这门炮的炮长,也是该小旗的旗队长,炮兵百总的一个炮兵小旗也有十个人,炮长也就是旗队长一名,副炮长一名,负责观瞄,装填手主副各一名,弹药手三名,清膛手一名,车马手两名。

当然这些炮兵在训练中不光只是熟悉自己的工作,基本上这个小队的队员都会单独完成射击,即使是运输火炮的车马手也会打炮,如此分工只是为了射速考量,这样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序非常熟悉,在不考虑散热的情况下,一分钟可以打三发,最高可以保持五分钟的急速射。

因为之前的目标都是已经标好了的,于是金成便给各个炮队都分下了各自的射击命令,修正射击诸元之后,变先对着山上的固定目标来了一通三分钟的急速射。

一分钟三发,三分钟保底九发,一个炮队接近三百发铁弹瞬间便倾泻到了高尔山,而且还异常准确,一轮急速射之后,山上的建筑物便都看不见了。

后金军哪里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袭击,一时间便慌乱成一团,各级将领争先恐后的涌出各个建筑物,跑得慢的便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也有那比较倒霉的直接被炮弹击中,当场丧命。

士兵们则是像被捅了马蜂窝一般,开始满山乱窜,直等到急速射结束之后,才在将领的呵斥下,开始缓慢的结队,准备反扑。

当然,鞑子的一举一动都被山下的明军望车看的一清二楚,望车上的两个明军拿着高倍望远镜,看山上的鞑子就跟在近前一样,然后将信息传递给炮兵队。

之前侦察总旗已经将山上的各个位置进行了网格标号,于是便命令到达金成这里便成了:第四号位置发现敌军集结,人数大约三百人。

然后金成便开始准备炮兵进行集火,传令兵骑马大声高喊:所有炮队,四号位置,三发急速射。

从明军观察哨看到鞑子集结,到明军炮兵开火,整个过程也就三四十秒的时间,所以鞑子还没完成集结,刚凑起来三五百人,瞬间便遭到了一百来发铁弹的洗礼。

这种密集阵型遭到炮弹攻击,那真是死伤无算,顷刻的功夫便打死打伤了一百多鞑子,剩下的便直接四处奔逃,刚刚集结起来的队伍顷刻便做鸟兽散。

随后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山上便不停的上演着这种聚起来被打散,打散后再聚起来的戏码,而在炮火之中,鞑子也死伤了五六百名官兵。

当然最为恐怖的是,这些鞑子至今连明军的面都没有见到。

“国公爷,这新军的火炮可真猛啊,轰隆隆的响乐快一刻钟了,这下鞑子可有得好看了。”

此时,在高尔山的东面,明军正在布置车阵,根据命令,他们需要抵挡住抚顺城内前来支援的鞑子士兵半日的时间。

经过前方探马报告,说抚顺城里的鞑子已经开始集结了。

不过从城里出来走到这里,还得一个时辰的时间,京营有足够的时间来设置障碍。

经过一年的整备,朝廷也是砸了不少银子,勋贵们这次没中饱私囊,全都实打实的拿来更新这支队伍的装备了。

之前不大合格的火铳全部换掉,甚至有一部分火铳手都换上了遂发打火的鲁密铳,弓箭手则全部装备了机械弩箭。

这种弩箭早在战国时期便出现了,后来在两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过在明朝后期,火器崛起以后,这种弩箭应用的少了。

不过在上次新城山之战中,卢飏发现明军弓箭手普遍都用简单的手拉弓,于是便提出了用两宋时期的机械弓弩的想法,这种弩箭比弓箭射程远,上弦也更加轻松,射速高,准确度也高,关键是特别适合快速培养弓弩手,即使臂力不强的,借助全身的力量,一样可以给弩箭上弦。

卢飏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张维贤等勋贵的支持,而且技术上也并不复杂,明朝的工匠很快便拿出了样机,稍加改造之后,便大批量的生产,并将这种机械弩装备到了京营里面。

另外对于车阵的防御,在卢飏的建议下,又加上了铁蒺藜和铁丝网。

明朝已经有了拉丝技术,不过是用在金银铜等贵金属上面的艺术造型,卢飏找到工匠之后,给他说了铁丝的概念和形状,很快便给卢飏弄出了样品。

虽然这铁丝不如后世的那般长,但是用作铁丝网却是够用了,将这些一截一截的铁丝连起来,再卷成一圈圈的,上面弄上铁蒺藜,便和后世的那种差不许多了。

看着车阵前面挖的陷马坑,以及车阵上面布置的铁丝网和铁蒺藜,张维贤感觉安全多了,这东西摸一把都可能把手给扎破了,这下子看那些鞑子怎么进来。

不过这时候抚顺城内的鞑子还在列队,但是高尔山上的炮火已经停了,一刻钟的炮火打击之后,山上的鞑子都快要疯了,于是便也不再集结,而是呈小队开始往山下冲。

卢飏迅速调新军步兵以把总为单位进行拦截歼灭,具体作战小队则到了总旗,三十人一队对这些零散的鞑子进行打击。

古人作战最重阵法,因为相对于结阵的军队,没有阵法的军队便没有组织度,个人武勇在阵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