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开局意外斩吕布> 第5章 义释泰山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义释泰山兵(1 / 2)

却说武安国得了许褚,满心欢喜,忽然又想起鬼才郭嘉居住地并不远,便带领一队轻骑兵星夜兼程,前去拜访。

不过郭嘉家人告诉武安国,郭嘉去投奔袁绍去了,这也是历史上的事实,郭嘉是先投奔袁绍,后来不受重视,才投奔了曹操。武安国十分可惜,但也无可奈何,便径直返回北海了。

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是比较和平的,由于传国玉玺被武安国拿走,孙坚在返回江东的时候也没有被刘表截杀,各个方面都没有动兵,但是武安国明白,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群雄逐鹿的时代。

而且他也很好奇,历史会怎样的改变,因为有他的存在,吕布提前死亡了,孙坚却活了下来,所以之后的走势如何,他也说不准,不过既然干了,倒不如多干一点。

虽说孔融只是北海太守,事实上周边的一些郡县也在孔融的实际控制区域,但是泰山郡不在此列,因为这里存在黄巾势力,而且兵力还不少。

武安国想起,后来兖州青州又爆发黄巾之乱,刺史刘岱都因此丧命,但是曹操平叛成功,不仅实际控制了兖州,还收获了大量的俘虏兵,组成了精锐的“青州兵”。实在是令人眼馋,而现在泰山活跃的这一伙黄巾贼寇,正是后来的一部分“青州兵”。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能收服一部分,那对后来的发展肯定是大有裨益,孔融治理奉行仁政,经济不错,军事力量差点意思,这也是对军事力量的重要补充。

于是武安国找到孔融:“主公,如今泰山地区贼兵作乱,民不聊生,末将请命,带兵剿匪,请主公恩准。”

孔融一听,连忙扶起武安国:“弱智如此爱民,吾甚欣慰,命你带兵三万,前去剿匪,务必一击成功。”

武安国拜谢了,五日后带兵出发,沿途秋毫无犯,军纪严明。早有细作来报,泰山黄巾军约有八万人,听起来是官军的两倍有余,但实际上由于战斗经验、装备等问题,战斗力是远远不如官军的。

武安国给此战的定义是,第一次战斗就要把黄巾军打怕,然后才能谈招降的事情,所以他自带先锋部队,提升士气。

不日,两军对阵,泰山黄巾军的首领亲自下山应战,只见此人大概一米八的个子,全身身披黄甲黄衣,骑黄马,使一柄黄杆长枪。

“唔,这个人好黄啊!”武安国在心中默默的吐槽了一句,随后拍马而出:“我乃北海都尉武安国,尔等放下武器,可免一死!”

只见那个黄巾将领拒马回话道:“吾乃刘辟,朝廷腐败,我等只得造反,今将军虽来,却不敢投降。”

既然谈不拢,那就只能打了,刘辟这个武将武安国没大有印象,应该不是很厉害,所以也没有太放在眼里。

刘辟派了一个副将出战,武安国命令许褚接战,许褚持战锤出阵,威风无比,那战锤正是武安国曾经使用的,赠送给了许褚,把他感动的不行。

双方拍马而出,才刚接近,许褚直接将战锤抡圆,劈头盖脸的砸了下去,对方副将使用武器去格挡,根本抵挡不住,武器和头颅都被砸的粉碎,人却还骑在马上。

刘辟大惊,那时这么多兄弟看着呢,退缩又不合适,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出战。这边许褚刚准备战斗,就被武安国叫回去了。

只见武安国手持方天画戟,跨下普通黄彪马,一身普通铠甲,看起来好像不太厉害的样子,不过长得确实是五大三粗。

这一次战斗,武安国决定自己亲自出马,因为他觉得对方的实力不是很强,想要在这个乱世当中混下去,作为穿越者,也一定要战斗。

而且他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尽量将刘辟生擒,这样才能谈谈条件。

双方拍马而出,刘辟挺枪就刺,武安国顺势用方天画戟别住,刘辟动弹不得,力量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武安国凭借肉体记忆非常的游刃有余,“果然,武安国的武力不同凡响,毕竟可以和吕布打十几回合。”他暗自赞叹了一番。

刘辟气急败坏,直接把枪扔了,从腰上拿出佩剑,朝武安国砍来。

武安国轻松写意,猛地用方天画戟斩向对方马匹。

刷!

只见马头整整齐齐的被切了下来,整匹马顺然坍塌,刘辟也被掀翻在地,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武安国的方天画戟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败军之将,要杀便杀吧!”说完,刘辟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接着,他听到了武安国下马的声音,应该是要来斩掉他的首级,但是,武安国却将她扶了起来:

“刘将军快快请起,多有得罪,请恕罪!某也知诸位兄弟落草乃迫不得已,若能改邪归正,何不加入我军,共同为天下兄弟而战!”

“为天下兄弟而战?”刘辟的眼睛中闪烁了一丝光芒,有一团火,正从他的心底缓慢的燃烧起来。

是啊,他们本来都是穷苦的百姓,就是为了一口饭吃,才迫不得已造反,现在如果有机会,可以用他们的双手去成就他们的梦想,还能吃饱饭,肯定是要试一试的,而且眼前这个男人可是斩杀了吕布的猛将,却又如此礼贤下士,绝非池中之物。

打定主意,刘辟当下就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