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942.巴布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42.巴布泰(1 / 2)

弗提卫保卫战结束后的第五天(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四年五月初三日)的下午,一份紧急战报送进了沈阳城的皇宫。

读罢战报的皇太极暴跳如雷,当即下令剥夺了富察·哈宁哈二等甲喇章京的世职(爵位),只是鉴于其战死当场,以身赎罪,才没有剥夺其祖传牛录----其实这与哈宁哈最后还保全了200多满八旗兵有关系,还与满清世管牛录制度不好动摇有关系。

随即,皇太极召集满清权贵入宫,商议对策。

等所有的到场的满清权贵听闻完三姓方面的紧急报告后,固山贝子硕讬有些奇怪的说道:“什么又远又准的火铳,要是南蛮子有这玩意,上次怎么不使啊,难不成,是祥福瑞的南蛮子最新才装备的?但这也不可能啊,没听说,南面有什么新火铳面试啊!”

硕讬的潜台词是说三姓守军惊慌失措之余,听风就是雨,某种程度是夸大了对手火器的威力,对此,哈宁哈的旗主多铎有些不满道:“这又不是三姓守军自说自话,而是出征弗提卫旧地的各军溃兵一致的报告!”

硕讬急忙跟多铎解释道:“豫亲王,我不是说三姓守军在胡说,而是认为败军的话不足以信,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夸大敌人的力量,籍此减轻自己失败的责任。”

硕讬的话倒也中肯,因此多铎嘟囔道:“难不成所有人都串供了?”

多尔衮对多铎使了眼色,然后开口道:“皇上,眼下的问题是,不单单是追究战败的原因,还得派兵北上,免得祥福瑞那帮得陇望蜀,窥视三姓城啊!”

没错,弗提卫一败,三姓、阿勒楚喀、宁古塔等地都空了,这万一,“祥福瑞”乘虚南盗,只怕问题就严重了。

对此,皇太极回应道:“哈宁哈上一次报告时,吉林已经派出七百援军了,算日子,再有个两三日就能抵达三姓城的,如此三姓也有一千余守军,应该能守住城池的。”

若是皇太极的这句话让福王府军众人知道了,那一定会庆幸自己没有过于得意忘形的。

多尔衮摇头道:“即便如此,还是少了些,是不是再调派些兵马,北上驰援。”

皇太极在一众八旗权贵进宫之前就已经考虑过了,所以,顺着多尔衮的话道:“豫亲王此言甚是,的确还得再调派一些兵马北上,不过,朕仔细考虑过了,哈宁哈此次战败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他没有必要的指挥能力,但偏生他的职爵又最高,结果,就坏了大事。”

满清兵权一直集中在爱新觉罗家族手中,所以,按惯例说,2500人的军队至少应该由1名贝子来指挥的;可眼下的情况却是,北地守军分散在宁古塔、吉林、阿勒楚喀、三姓等多地,单一地区的驻军兵力有限,进而连带驻军长官的级别也有限,这就意外导致了,哈宁哈以区区一介厢白旗议政大臣的身份就能成为最高指挥官。

而通常情况下,在满清军中,哈宁哈这一级别连千人队都没资格指挥的,因此当没有大兵团指挥经验的哈宁哈,指挥起超过他指挥能力范围的部队时,自然遇到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最终战败也就不出意料了。

与会的几位和硕亲王级别的八旗权贵目光闪烁,却没有多话,此时就听皇太极决定道:“朕决定设立宁古塔守备大臣一职,统管宁古塔、稀忽林、双城子、温车恨、吉林、阿勒楚喀、三姓等地的守御事务,硕讬,你去当这第一任守备大臣怎么样?”

硕讬其实不想离开沈阳,但皇太极明面上是征询意见,实际是下达了命令,所以,无可奈何的硕讬只能应道:“臣遵照,但不知道,皇上能给我多少兵马?”

皇太极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冲着殿宇阴暗处候命的内三院文臣命令道:“再调完颜·叶臣出任吉林造船大臣,以为宁古塔守御大臣之后盾;佟佳·准塔为三姓寨守将,以为宁古塔前锐,具都听命于宁古塔守备大臣。”

当值的鲍承先记录下皇太极的命令后,派人去通知叶臣、准塔两人了,这时,皇太极才转回头对硕讬言道:“南朝崇祯小儿调洪承畴为蓟辽总督,有意谋我,大战不说一触即发,至少现在朝廷是派不出太多兵用于北方的,这样吧,满洲八旗,每旗出一百兵丁,蒙古八旗,每旗出七十五名兵丁,汉军四旗,每旗出三百兵丁,这样加上现有兵力,也有近五千兵马了,不知道如此可是够了?”

硕讬知道,皇太极说是5000兵马,但其中800~1000人得留守吉林了,宁古塔也得留下1000~1200兵,再加上阿勒楚喀、稀忽林、双城子、温车恨等卡伦的守军,自己顶了天能率领1500人驰援三姓,其实兵力还是有些紧张的。

但再多,皇太极肯定不能给了,这会太阿倒持的,毕竟硕讬只是一个固山贝子,而不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和多罗贝勒----当然,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肯定也不肯长期滞留在北满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的;至于多罗贝勒嘛,皇太极怕也是不肯让作为褚英长子的多罗安平贝勒杜度独掌一军的。

故而,硕讬思索了一番后回应道:“皇上,虽说五千人不少了,但眼下还搞不清楚哈宁哈战败的实情,怕是没办法在驰援三姓后,继续北上进攻弗提卫。”

皇太极考虑了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