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227. 第227章 金弹银床(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7. 第227章 金弹银床(一)(1 / 2)

第227章金弹银床(一)

刘煦这辈子活到今日,也算经历过大风大浪,可听完卓思衡所述,仍是愤惊交加道:“难道父皇遇刺与越王有关?”

皇后或许没有告诉儿子太多当年的沉疴与旧怨,卓思衡也觉该由皇后亲自告知才好,故而没有言明,只道:“与旧日之事有关,或许也与越王有关,当日我便奇怪,为何几个世子那么巧偏都不在,有人见圣上遇刺去报信家中倒也不奇怪,可奇怪的是,济北王世子明明已到了御前,却是和越王碰面再行离去,现在我全都明白了。”

“卓侍诏是觉得济北王世子刘伦是和我弟弟有所勾连?”

“与其说勾连,不如说是被拿住了把柄而受到威胁。”卓思衡沉吟半晌道,“水龙法会行刺一事,虽不是世子主使,但就在此事上他有把柄被越王知晓,故而要挟其与自己携手。世子不能自主,便借故归家征求济北王意见,父子俩无路可走,便上了越王这条贼船。在那之后,济北王世子屡屡发难,想来都与此事有关。”

太子惊异之余许久才沉声道:“济北王和其世子意图拉拢朝廷命宫不止,竟然还与皇子共谋,简直胆大妄为闻所未闻。”

“表哥是已经想好对策了么?”范希亮问道。以他对卓思衡的了解,表哥绝不会在提出问题时没有准备好答案。

卓思衡低头一笑道:“咱们不是到了人家的地盘了么?有一句古话说得好——来都来了。”

……

“卓侍诏,真的有‘来都来了’这句古话吗?”

在前往济北王府的路上,刘煦惴惴不安问道,他显然被卓思衡说服执行计划,可心中却因计划的内容过于大胆而无法安坐于马上。

卓思衡心道我带回来的古话应该也算古话吧,可话是这样想但不能这样说,他为了安抚太子的心绪说道:“我怎么会骗殿下呢?再说杨令显已然按照吩咐派出,殿下可以放心与我同行。”

看卓思衡胸有成竹之态,刘煦也稍回缓些紧绷,思索后道:“我们贸然前往,会不会反倒让他们起疑?”

“我们到这里的消息只怕就会让他们起疑了,亏心之人自有亏心之事,更何况他们也担心姮姬之事败露,但我们不是给他们留了惊喜么?”卓思衡的语气好像是探望亲朋准备了什么意外之喜来庆贺般松弛,“殿下,你务必要牢记‘事出于意外,虽智者亦穷’这个道理,超出人意料的事会让人对自己的智识和能力产生疑惑,而动摇就是破绽,如果没有这个超出预料的惊喜,我们就量身定做一个超出他们认知的意外。”

刘煦点点头,也许是为了让自己轻松些,也许确实是心中存有疑问,他又笑道:“卓侍诏,孔夫子的《论语》里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但你好像是个例外。”

卓思衡也笑答:“孔夫子不是还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么?我们今天是来验证圣人所言仁之一字的另一种诠释方式,所谓为仁由己,那我们今天如果成功了,就是成仁成功,由我们自己创造的仁才是真的求仁得仁。”

……

本【】朝的藩王王府不许置于州府市镇,济北王府在慕州一侧的燕略郡内,看上去虽规制辉煌,但所在街道实在无法与帝京一些富户的宅邸所临繁华街市相比,只是王府毕竟是王府,高屋建瓴又有特例门庭市街,然而因配着萧条少人的北地小镇便显得有几分不配搭的诡异。

怪不得藩王想搞些动作,非要联上本地官吏与京中皇子才能壮胆。卓思衡望着眼前的场景想道。

但是还是打错了算盘。

大人醒醒,已经不是藩王可以造反的地方武装割据时代了。

济北王与自己的世子刘伦在收到州府衙门的通传后,已在敞开的正门前带着一家老小恭候多时。刘煦当朝皇太子的身份地位尊贵摆在这里,二人见刘煦骑马近前,急忙拜迎太子殿下下马到访。

卓思衡则按照规矩早在街门口就下了马步行过来,他远远看着太子春风满面和煦陶然的模样心中甚为欣慰:孩子真的长大了,已经开始会骗人了。

他走至门前向济北王和世子刘伦行礼时,一家血脉甚远只能追溯到太宗的堂亲已然寒暄完毕,刘伦见卓思衡便耐不住性子,尤其想到在国子监时自己受到的折磨,眼下在自己的地盘可算仰首伸眉,恨不得用鼻孔去直视卓思衡,而其父济北王却适宜得多,对卓思衡也同样嘘寒问暖事无巨细关怀,颇有仁厚的长者之尊。

卓思衡与刘煦被让入正厅,刘煦依照卓思衡来之前的吩咐,非常主动地夸赞王府陈设与布置,然后适时道:“我在宫中时亦有听闻,及济北王府虽在北地,却有一处地龙温园,四季如春华茂似锦,不知此次可否有幸一观?”

济北王笑道:“太子殿下愿意赏光已是小王阖家之荣。且让犬子引路。”说罢又看向卓思衡道,“他们年轻人爱这些俏的热闹的花哨玩意儿,我上了年纪腿脚不便,也不知卓大人是否赏光与本王一道饮茶品茗?”

四人一路都不说来意和正事,急得人自然会急,无需卓思衡和刘煦先提。

听到这样说,卓思衡笑道:“王爷吩咐,下官岂敢不从。”

将四人拆开后,刘煦随着刘伦远去,卓思衡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