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敲打(1 / 2)

楚君站在城墙上,看着皇帝的车架和随扈的军队越行越远。

“太子殿下。”

楚君没有回头,依旧看着远去的旌旗,目光悠远,不知道在问自己还是在问别人:“父皇真的放心让我执掌朝政吗?”

温明远依旧一副严肃脸,只是语气很温和:“殿下不必妄自菲薄。”

和温家的人待久了,楚君就发现,他们对太子总是盲目信任。

这让一直安静的灵魂团子十分开心。

感受到体内灵魂团子的快乐,楚君忍不住低头浅笑,心里涌现出无限的勇气和干劲。

“回宫吧,尚书大人怕是久等了。”

楚君没有动皇帝见朝臣的书房,而是让吴三福把旁边的暖阁收拾出来了。

刚进门,户部尚书就对着楚君行礼。

楚君最不耐烦别人对自己拜来拜去,尤其是这种老人家。

“尚书大人不必多礼,坐!”

户部尚书再拜才领赐坐下。

除去户部尚书之外,还有几名工部官员。

楚君在书案前坐下,感受了一番居高临下的气氛,然后才斟酌着说些场面话:“父皇将朝政大事托付于孤,孤心中惶恐,还是要多仰仗朝中像尚书大人这样的老臣,孤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人多多指教。”

既然接过这个担子,楚君自然是连夜了解朝中的大臣们,尤其是那些留守的六部尚书侍郎们。

楚君看到户部尚书,脑海里自然浮现出他的资料,还有温明远的话。

户部尚书滕致远,已经在这个位子上做了将近二十年,如今垂垂老矣,却始终霸占着尚书的位置不放。

按理说,如果官员没有重大过错,没有主动请求致仕,看在他过往功绩的面子上,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让他辞官。

滕致远此人忠心是有,甚至于有些迂腐,这也就导致了户部这些年来犹如死水一般。

楚君第一步就想让这个户部尚书退位让贤,但是温明远劝阻了他。

“滕大人虽然年岁已大,却是不折不扣的中立派,有他在户部,至少你不用担心会跟你作对。”

想到这里,楚君脸上的笑容越发温和了。

滕致远果然受宠若惊,颤颤巍巍地就要起身行礼。

楚君给了吴三福一个眼神,然后笑着说:“大人不必多礼。”

吴三福扶着户部尚书坐下。

随即楚君又对后面几位官员说:“几位大人也请坐吧。”

看到这人员配置,楚君心里对于他们要说的事,已经有了猜测。

果然,滕致远率先开头,将奏折举过头顶:“殿下,老臣和几位工部的同僚此次前来就是为了凌州灾后的安抚工作。”

吴三福连忙双手接过奏折,快步递给楚君。

楚君打开一看,几乎大半都是华丽冗长的辞藻,在最后才简略地介绍了下户部给出的方案——无外乎还是赈灾银的事,顶多就是给多给少的问题。

可无论赈灾银给多少,最后能不能用到灾民身上还很难说。

楚君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于是把目光转向后面的官员:“工部是何事?”

工部侍郎出列,也拿出一个折子:“回禀殿下,凌河河堤的防御工事垮塌,微臣请求拨款修缮。”

得,都是要钱来了,那就一个个解决。

“滕大人,孤想请教大人一个问题。”

“不敢当。”

“如今宴朝官员俸禄是用现银还是实物。”

滕致远捋着胡须,颇为自豪地回答:“陛下励精图治,国库税收颇丰,有足够的现银可以给付,不过一些偏远地区的官员怕是只有实物。”

“孤听说,百姓纳税,交的大多是粮食?”

“百姓贫苦,陛下仁善,便开恩准许百姓用实物代替赋税。”

“那问题来了,收上来的粮食呢?”

“这……”

楚君给足了滕致远思考的时间。

在太子的记忆中,宴朝是有义仓这个政策的,丰年存些粮食,等到了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开仓赈灾。

楚君在现代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情烦恼过,就算是听说某地发生了灾难,那也是八方支援,所以他十分不理解为什么皇帝和大臣们一直在纠结赈灾银的事,难道就没有多余的粮食了吗?

“微臣惶恐。”

眼看着滕致远就要跪下,楚君连忙让吴三福扶起。

“大人也不必自责,孤只是想知道这些粮食的去处。”

滕致远也看出太子并不是想问罪,于是便一五一十地解释:“微臣还是户部侍郎的时候,那时各地赋税都要统一运送到京都,不仅路上粮草花费甚多,有时还会遇上不要命的山寨土匪,损失惨重。陛下登基后,就允许各地将粮食布匹等实物折算成银子运送回京。”

也就是说国库除了银子,居然没有粮食?

“户部就没有存些粮食备用?”

“有了银子自然就有粮食。”

滕致远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让楚君忍不住怀疑他这个户部尚书难道是捐来的?

“等出了事情需要粮食的时候,那些商人也不是傻的,这样只会浪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