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394:姜董真的细(2 / 3)

这么大的用处。

实际上,光线处理的好坏,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叙事和情节展现,环境空間和时间空间的转变,是依靠光线的变化来塑造的,也是由每一个场景的用光来实现的。

可以一点不夸张的讲,一部电影、电视剧所展现渲染的情节是否真实,是否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是否加强故事的叙事,光线是起到至关重要的因素。

就只是一个几秒的特写镜头而已,竟要做到如此之细。

是吹毛求疵吗?

张铁刚不这么认为,因为《琅琊榜》是一部历史权谋剧,充满了勾心斗角、争权夺宠、斗智斗勇,需要更多的细节来体现角色的情绪、情感和人设。

果然……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侥幸的!

姜戈进入拍摄状态后,极其认真,且非常严肃。

拍摄ng不断。

而。

片场的氛围悄无声息的产生了变化。

“怎么样,我说了姜董的导戏能力一流,没错吧?”

“姜董是真的细。”

“不吹不黑,国内没几个导演能达到这个水准。”

“这拿金鹰奖年度最佳导演奖,一点毛病没有。”

“行了,都用点心,别拖了后腿。”

“是啊,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镜头拍摄完成,那些第一次演姜戈戏的,心里面的好奇也好,疑虑也罢,全部都消失了,从道具、灯光、运镜等的手法,极具个人风格,且都是顶级水平。

“咔,今天就先拍到这,各位辛苦了!”

凌晨两点,拍摄结束。

一直在忙的姜戈还不知道,自己在所有人心里面的地位又上升了。

——————

第二天上午,《琅琊榜》的拍摄开始。

今天主拍梅长苏的戏,头一场是【夏江去抓梅长苏】。

胡景天知道这场戏对自己的演技要求非常高,昨晚收工回去,又反复读了剧本,以求更完美的演绎。

《琅琊榜》这部剧,其实基本以对话为主,因此对手戏极多,也极为重要,要是对得不好,基本上戏就崩了。

而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过会被拍成电视剧,所以着力点主要是语言,不但场景描写得少,甚至动作表情的描写也不多,在改成剧本之后,虽然加了不少动作戏,但总体还是以对话为主,特别是二、三、四人之间,且多是站着和坐着的对话,这样非常考验剧组,尤其是考验导演和演员。

这场对手戏的另一主角是夏江,由老戏骨王泉饰演,于1978年出演第一部改编成电视剧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星没遮拦穆弘进入影视圈。

“景天、王老师……”姜戈把两人招呼过来讲戏,道:“梅长苏和夏江的这场交锋,台词只有几句,更多的是从行为、动作、眼神、表情这几个方面,通过细节上的呈现来塑造角色的。”

两人点头,其实他们都清楚这一点。

“那我们先排练一遍。”姜戈在拍摄前说太多没什么用,待看到实际演的情况后,再去进行调整。

在原著小说中,这场戏是在以“交锋”(上、下)为题的两个章节中,从梅长苏被抓开始,但书中对抓捕的过程只是一笔带过,而剧本里却把这段细写到了三分多钟,甚至成为了全剧极具代表性的场景。

别看时间很短,但并不容易拍,两人的对手戏基本上全是狭小空间内沉默无声的对决,一个不小心,就变成带有配乐的ppt了。

而昨天才进组的张铁刚、郁青青等一众演员,又期待了起来,他们非常想知道,胡景天到底是有多么的“合适”,才会让姜戈愿意花6500万捞出来。

“来,群演上……”

……

“轨道摄影机速度慢一点……”

……

“景天、王老师,表情不要太刻意……”

……

姜戈拿着扩音器指挥着排练。

大概半小时后,正式拍摄开始。

起头是一队全副武装的悬镜司爪牙踏着整齐的步伐入镜,服装整齐,武器统一,接着便是逮捕必备之闯门桥段,大门是一撞就开,因为门后没有上栓。

门开之后,一号机位跟随在悬镜司爪牙身后,聚焦于院子里的胡景天,他静静地微笑着,独自站在安,静立的人与气势汹汹的闯入者形成强烈对比。

此时二号机位正对着门外的王泉,他表情严肃,但绝不死板。

而。

对手戏从这一刻就开始了。

“不愧是专门定做的服饰,虽然只不过是日常的一套青布长衫,然后加了个披风,毛领子略有些华丽感,就把梅长苏‘麒麟之才’的气质凸显了出来。”服饰华丽的剧组很多,但大都是华而不实,与角色人设没什么关系,所以才会引得张铁刚称赞。

“咔,群演原地站住的时候,不要一动不动,来两个回头看镜头,再来两个把手搭在刀柄上做抽刀姿势的。”姜戈的声音再次响起。

后面的张铁刚也解说起来,道:“这里可以看到,小胡是动的,正在下楼梯,而姜戈不想让一众群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