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途径的地方,都引起了路人的围观,有些村民直接大声问道:“秀的,你们咋现在才回来嘞?厂长家的房子大不大,吃的东西多不多啊?”
“是啊,替他们高兴嘛。房子挺大的,吃的东西也多。”宋母一一回应,惹得问话的村民羡慕不已。怎么他们就没有一个嫁给城里人的大姑姐,没有一个有能耐的亲外甥女呢?
拖拉机一路“突突突”前进,只留给村民一屁股尾气。
看着车上宋家人的背影,村民们凑在一起说个不停,“宋家还是厉害啊,看林正秀穿的那身衣服,花色多漂亮啊。这没过年都能穿新衣,这条件能不好吗。”
“宋家的条件在村里可是头一份,看他们家那大青砖瓦房就知道了。”
…………
说着说着,话里的意思就变了。不少村民心里难免不平衡,都在暗自感慨,这有些人的命啊,就是好!
远的不说,就说说他们村的林正秀吧。自己是村长夫人就算了,生的几个儿子女儿也都大有出息。
加上自己的性子泼辣,在十里八乡都“打”出了名声,也是没人敢惹。
论舒心,他们村里有谁能比得上宋母啊。嫁的男人有本事,儿子媳妇女儿也孝顺,她可是全村老太太都羡慕的对象啊。
说完宋母,她们又想到了自己。一辈子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天天跟儿媳妇吵吵闹闹,日子没一天快活的。
想着想着,她们不禁长长叹了口气,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气死人啊!
“你们这些眼皮子浅的东西,就只看到人家条件好,有城里亲戚。你怎么不想想,宋父是咱们村的村长,宋老二在部队当军官,宋相思又是村小学老师。
这个个都是有能耐的,你们就摸着良心说,家里哪个小辈有这么厉害?”杨六婶抱着胳膊,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她可真是服了这些嘴碎子,平日里就知道盯着人家家里看。自己家糟心事一堆不处理,就知道搁这里嘴别人。
凑一堆说话的村民脸色一红,被杨六婶说的有些窘迫。
杨六婶没说错,他们就是看到宋家的条件越来越好,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平衡。就想说两句难听的,好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
听到这话,大路娘不乐意了。宋家老二是厉害,可她家大路也不差啊。
“就算……就算我们家大路没宋南厉害,可好歹也是村里难得的小伙子,没你说的那么差劲吧。”
林大路是跟宋阳同一年进部队的,但宋南已经混成了军官,林大路还没啥长进。
两个同龄人难免被村民拿来比较,宋南从小就凶的很,进了部队后更是凭着一身胆气和谋略往上爬,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
而林大路呢,能进部队的人也是不差。但他性子比较沉闷,追求安稳,啥事都不敢拼不敢干。在部队好几年还是原地踏步,估计再过一阵子就要从退役回家了。
大路娘这些话听多了,心里对宋南自然不满。她的儿子当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就是少了个机会。
好歹是邻里邻居的,宋南也不见得帮个忙,拉拔拉拔自己的老乡。
“大路是不错,但人的前程是自己挣出来的,可不是说出来的。”杨六婶顿了一下,没反驳大路娘的话,而是换了种语气说道。
跟着宋母“混”久了,杨六婶也不算文盲了。多多少少能认出几个字,大道理也是一堆接一堆,“啪啪啪”的从嘴里蹦出。
“行了,我也不跟你们说了。我还得给秀送野菜去呢,就不在这继续唠嗑了。”杨六婶摇了摇手臂上挂着的竹篮,在村民满是复杂的目光中一脸得瑟的往宋家走。
杨家跟宋家住得近,两家人关系也好,有事没事就给彼此送点东西。
虽说不是啥值钱的玩意,可都是心意,大家接得也开心。两个人虽说感情再好,但也不能只有一方付出,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更别说宋家还帮过他们杨家大忙,打举报信那事以后,杨六婶彻底成了宋相思的“脑残粉”,见不得别人说宋家一句不好。
“看她那得瑟样,宋家好了,有好到她那里吗?”大路娘撇撇嘴,就是见不惯杨六婶这么护着宋家。
其他村民没说话,但他们倒是挺赞同杨六婶的话。宋家条件好,那是因为人家有本事。他们要是有那能耐,也能过得好。
村民没忍住劝了大路娘一句,“行了,她怎么样是她的事,你少说两句。”
“哼。”大路娘哼唧两声,安静了下来。
几人又拿起了地上的农具开始干活,只要干完这一处地,他们就可以休息了。
村民们弯着腰,“呼哧呼哧”的埋头干活。这时,太阳已经没那么晒了,身上的汗渍也半干了,劳作的力气又回来了。
加上宋家刚才的刺激,现在地里没有一个人是在偷懒的。他们已经在这落根了,要是再不努力干活,要到猴年马月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想到这里,村民们感觉自己全身又充满了力气。要不是天快黑了,他们还能再造一块地。
宋家二伯这时候头枕着胳膊从田沿上走过,嘴里还哼着小曲,心情简直不要太好。
这可真是稀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