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第二十四章 四十二载岁月,如梦如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四十二载岁月,如梦如幻(1 / 2)

整件事,几乎都和她无关。

长得漂亮是她的错吗?

要不是李隆基色胆包天,哪里会整出这种遗臭万年的破烂事?

纵观史书。

还没有哪本书,写得是安史之乱是因杨玉环而起。

都写的是,李隆基沉迷享乐,怠慢政事,导致李林甫专权,堵塞了边关大将入朝为相之路。

最终,边关大将立功之后,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李隆基只能不断地加封节度使来以示恩宠。

天宝五年,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领兵二十五万余。

比之后来的安禄山有过之无不及。

要知道后来的安禄山也才是三镇节度使,领兵也才不到二十万。

天下近半兵马握在王忠嗣手中,李隆基也不能安睡了。

在他的授意下,李林甫诬陷王忠嗣想要联合皇子造反。

玄宗李隆基顺势下令审讯王忠嗣,还在狱中施加酷刑,最后还想直接杀了。

要不是哥舒翰相劝,王忠嗣还真有可能被拉去菜市场砍头。

最终,王忠嗣的结果还是不好,在家里郁郁而终,年仅四十五岁。

安禄山造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此。

前任四镇节度使凄凉的晚景,时时刻刻提醒他最终没有好结果。

而且他一个胡人,远远赶不上王忠嗣和玄宗皇帝李隆基的关系,朝中也没有大臣帮忙求情。

自知难逃一死的他,干脆就扯旗造反了。

说起来,安史之乱和杨玉环真的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就算没有杨玉环,李隆基还是会找一个张玉环、李玉环。

可最终的结果甚是可笑。

天下间的人居然都把锅甩在一个弱女子头上。

想到此处。

李瑁低头看向殿中官员。

不管是李林甫一党,还是萧嵩一党,对于斩杨玉环之事都乐见其成。

仅仅杨国忠出言反对。

李瑁深吸一口气,平复好心情,这才开口。

“登基大典劳民伤财,就不需要办了。”

“大唐的京官大部分都在这里,你们知道了就行。”

“至于禀报上天,祭拜宗庙之事,就等长安彻底平乱后再进行。”

“贺卿既然想要颐养天年,朕也不是无情之人,就准了吧!”

不是李瑁无情。

实在是贺知章年纪太大了,今年都八十岁了。

历史已经有了差别。

谁知道贺知章还能不能活到原本的八十六岁退休?

李瑁可不是要让臣子死在任上的皇帝。

“谢殿下恩典!”

贺知章在听到皇帝的言语之后,非常失望。

整个人的精气神顿时就消散了。

看起来行将就木。

因为他刚刚说的话,李瑁没有正面回答过一句。

而且正常大臣致仕该有的荣誉,一点都没有。

三辞三留没有。

加封虚衔也没有。

阴封子孙更没有。

这正代表着李瑁十分不满。

看着贺知章摇摇欲坠的步伐。

李瑁的心中思绪万千。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还会不会有《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不知不觉间,这首千古绝句脱口而出。

正要走出大门的贺知章猛然一愣。

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经历。

武周证圣元年,苦读三十载,终于在三十六岁高中状元。

然后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等职。

到如今开元二十五年,居然已经过了四十二年都没有回过家乡。

四十二载岁月,如梦如幻,是该趁着还能走动,回到少时的家乡去看看了。

想到此处。

贺知章心中抑郁尽去,变得非常洒脱。

收回已经迈出大门的右脚,回身朝李瑁深深一拜。

“多谢陛下点醒微臣。”

“想不到陛下居然有如此诗才,微臣要是能年轻二十岁,必然随侍左右,聆听陛下教诲。”

“微臣已老,恐怕再也难见陛下了!”

说完之后,贺知章不再留念,迈开步子,昂首走出大明宫。

殿内的众官员露出羡慕之色。

虽然贺知章致仕没有任何待遇,但是有皇帝赠诗一首,也足以名留青史了。

“咳!”

李瑁轻咳一声,打断众官员的思绪。

李林甫极为眼色,立刻出言。

“陛下,微臣所献之策是否可以实行?”

殿内官员议论纷纷,有赞同的人,也有借着刚刚贺知章的理由反对的人。

不一而足。

李瑁看着逐渐开始吵闹起来的大明宫,想了一会,还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朕现在开口向富商借钱,必然会被天下人耻笑。”

“如果天下太平,借了也无妨。”

“但现在,天下即将动乱。如果各州节度使知道朕连给士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