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直下看山河> 第二章 朝阳(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朝阳(2)(1 / 3)

李昭自那日之后,总算是交卸了去绣坊的任务,改为每日到凌烟阁学习。

她这才知道,那日她所背诵的内容,正是《尚书》。

算上她,凌烟阁共有四位学生。

李暄年龄最长,因中宫嫡子年龄稍幼,遂立为皇太子。李旸行二,封为燕王,二人皆为舞象之年。李昭次之,李旷年龄最末,不过总角。

暄、旸二人并不与昭一同学习,各有主傅单独教导。李昭从未诵读过《尚书》,好在她进度稍快,没几天便与李旷持平,刘先生干脆教他们二人一同学习。

此可谓乐了李昭,苦了李旷。李昭往往早早默完了在旁边百无聊赖,旷却还在痛苦挣扎。

照李旷的话,李昭来凌烟阁可谓苦己苦人。绣坊不必默书,不必查问,静坐一下午扎几个针眼儿即可浑水摸鱼,何必来此自苦呢?

李昭啐他,放狠话道:“你若是去过绣坊一天,便不会出此狂言了。”

本为一个玩笑话,谁料到底成了真。

那是休沐的前一日,下午下学之时,李旷找到李昭,顺道带了一盘糕点。

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李昭料定李旷必有事相求,不待李旷开口,便道:“明儿个没空,得去绣坊。”

说罢正欲离开,旷一把拉住她:“好姐姐,我正是要解救你而来的!”

李昭来了兴致,问道:“何出此言?”

李旷羞怯一笑,手摸了摸鼻子:“明日,我母妃说要我去广言堂找一位池先生。”

“那多好啊,去呗。”

“不不不,没这么简单,”李旷摆摆手,“我这几天都课业都没背过,如何敢去?万一那先生与我母妃告状呢!”

“我是不会帮你打小抄的。”李昭道。

“非也,非也,”李旷澄清道,“那池先生没见过我,若是姊替我去,他也未能知晓。”

李昭起身欲走,道:“那更不行了,我擅自出宫,若东窗事发,母妃定要罚我。”

李旷又将她拉住:“若事情败露,我担全责!你若出宫,我替你去绣坊,不会使人察觉。再者,如此大好的出宫机会,你忍心放过?”

李昭思忖片刻:“容我想想。”

能逃了绣花,还能出宫玩一番,更不必担责,何乐而不为呢?

她拎过糕点,道:“明日,东侧角门见。”

第二日,李昭穿了旷的男装,拿了李旷的通行令出了宫。她不过豆蔻年华,少年人身形未开,也辨不出男女。不仔细瞧,定以为她是富贵人家的小公子。

她不是没出过宫,倒没留恋宫外热闹的街市,甩了侍婢,只身往广言堂去。

广言堂向来是大魏文人骚客、天子门生聚集、讲经论道的地方。今上算是言路广开,连带着朝堂风气也颇为向上,堂中少议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倒是史事时政、朝堂政见更为常见。

李昭进了堂内,侧耳倾听半晌,方听出今日议题是君臣之道。

前朝有右相不满皇帝政见,上奏却又不得重用,反遭贬谪,心气郁结之下,写得文章词赋,大骂为政者昏庸无道。前朝无不杀言官之祖训,帝闻之,大怒,杀其而后快。

此事在当年引发轩然大波,如今依然余温未散,以史为鉴,方知情明理。

堂中有人以此相之政见改革过激、同时蔑视君威入手,辩证为君者杀之以正朝纲的必要性。更有人从臣子角度论述,一片赤心、不得善终,声泪俱下。堂上好一阵唇枪舌剑、无火硝烟。

李昭思忖一阵,方道:“诸君,此事千古难题,并无定论,不如听小人一言。”

少年人身形未开,辨不出男女。她又声音洪亮,相貌周正,气度颇为不凡,竟也争得那群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士子暂时歇战,回头望她。

李昭清清嗓子,朗声道:“君臣相处之道应以互尊互敬、相互进取为宜。为君者并非全才全能,才需臣下辅佐;为臣者并非事事尽全,才需君上调度。”

“君者若胸有沟壑,必不信臣下越俎代庖藐视君威;臣者若一心保国,必不觉君上无用人能有失公允。反之,若君上自负多疑,臣下小肚鸡肠,必致君臣矛盾攀升。”

“此外,君臣相互进取、共创太平,此为千古共谈之佳话。若臣下桀骜而一片丹心,而君上有容人之雅量,此也不失为平衡之道。若君上寡恩多疑,然臣子不计前嫌,此亦为一桩善事。只有君臣二人全然不顾他人,才使得君臣失和、水火不容。”

有人不服,嚷道:“君者之能大于天,又岂会屈与臣子之下?”又有人道:“一片赤心又有能之臣世间几许,岂能轻易得之?”

李昭不急不缓,字字珠玑,铿锵有力道:“君者自身识得、做得为君之道,自会有名臣贤相向其靠拢;臣者识清、做好自身之事,自会得君上赏识重用。”

“至于能臣少有之事……”她好似思考片刻,才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大魏数万万臣民,就算无全能之才,还能无一技有长之才了?能得才子爱重,且取其长处使其发挥作用,此便是为君之道。”

“再者说,世间能人异士几多,大多只是身份有疑。有人善机关纵横、奇门遁甲之术,却无读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