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我与秦汉第一谋士聊历史> 元朝乱局之,赵孟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元朝乱局之,赵孟頫(2 / 4)

早吗?

他说,那只是两国通婚。而八思巴呢,直接跟忽必烈做了一个交换,就是我为你传法,用藏传佛教来帮你治理国家;你呢,把西藏区域交给我管理,允许我在西藏搞政教合一,但是西藏归属权还是你。落锤,成交。

我问,今天的蒙古文是哪个版本?

他说,成吉思汗的那个。忽必烈的八思巴文,昙花一现,等元朝没了,这个文字也就没了。

我问,忽必烈要求全国必须学这个八思巴文吗?

他说,全国兴建蒙古文学校。

我说,看来忽必烈也是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是想蒙化汉人。

他说,是的。表面上,他很认同儒家治国的理论,实际上呢,他最瞧不上读书人。元朝把臣民根据社会地位划分为十个等级,分别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排第九,甚至在娼妓之后,这就是“臭老九”的出处。

我问,那还会重视科举吗?

他说,重视个头,蒙古人瞧不上只知道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读书人,直接废除了科举制。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忽必烈对“儒学治国”的建议表面好好好、是是是,内心则是去你妈的、少跟我扯犊子。

我问,满清汉化彻底吗?

他说,非常彻底。

我问,那还剃发易服?

他说,那是表,里则是纯粹的儒学,文化精神已经汉化儒家化。康熙雍正乾隆的儒家文化水平比谁都高。

我问,忽必烈在汉人基本盘里推行蒙族文化,会不会导致架构扭曲?

他说,一定的。因为他施行双轨制,既采取了中原农耕文明册立皇储的“中书令”制,又保留了草原民族贵族选汗的“忽里台”制,这两种制度的混合,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例如你是长子,按照中原文明应该立你为太子,但你叔叔们觉得你弟弟更适合,那能不打起来吗?元朝的每一次权力交接,都伴随着腥风血雨,互相残杀和内部分裂,加速了帝国的衰亡。说白了,他们还是牧羊人,适应不了更高级的中原文明。后来,农民一起义,他们都不抵抗了,第一时间逃回自己的文化发源地蒙古大草原。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对于中原而言,是外来人,不是主人。

我说,所以,若是我做了老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按照现行的游戏规则去运转,而不是去设新的规则和职位。

他说,一方水土培育一方规则。

我说,有成吉思汗创立的蒙文忽必烈不用,非独创一门,何必呢!

他说,可能是重新建立自己政权的需要吧!在语言方面,元朝是最混乱的。境内官方语言是蒙汉双语,外交语言是蒙波双语,波是波斯语。关键是,自己用的蒙语跟周围的蒙古国家还不是一个版本。朝廷内部也乱,不仅有中原各族人,还有印度人、尼泊尔人、波斯人、叙利亚人。一开会,还要配翻译。总而言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葩,揉和了中原文明、游牧文明、阿拉伯文明……

我问,忽必烈咋跟西藏活佛混到一起了?

他说,西藏那块地,也在忽必烈最初的势力范围内,八思巴是西藏萨迦教的首领。几次长谈后,忽必烈觉得儒家学派太温柔,应该来点更有凝聚力的,藏传佛教就是个很好的选择。也多亏元朝昙花一现,否则?今天从南到北,路上到处都是磕长头的。

我问,忽必烈拜八思巴为师了?

他说,是的!八思巴还有个弟子,前面我们提过,就是把宋理宗脑袋做成酒杯那家伙,杨琏真迦,当时他分管长江以南的佛教事务。这哥们变态事干的可多了,他精通风水,善于盗墓,宋朝六陵都是被他掘的,又安排人搞了不少罗汉石刻图,全是根据自己相貌刻的,骑狮骑象,侍女皆裸体献花,还有,他喜欢与僵尸淫媾……

我说,的确变态。

他说,八思巴真正牛的地方是什么?一般人他不收,他收的都不是一般人。皇帝是他徒弟,丞相桑格是他徒弟,大都工程总监、白塔寺的建造者阿尼哥也是他徒弟,你也就知道,为什么在北京城里会有藏传佛教白塔了。《神雕侠侣》里面金轮法王的原型是八思巴,对上号了吧?

我说,对上了。金庸写的故事,为什么多是宋朝以后的?

他说,金庸自己的说法是他对其他朝代的知识不太了解,写的话会有很多不符合当时。这个说法看似谦虚,其实不无道理。宋元是个分界点,之前与之后的社会秩序、人文风俗差别非常大,宋元之后已经有今天的雏形了,翻不了车。

我问,您觉得金庸的小说有什么高明之处?

他说,金庸的创作手法和大仲马有相像之处,会安排主角参与到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中,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各路英雄称兄道弟,这样很容易有带入感,甚至给人一种错觉,仿佛这些主角是真实存在过的。撒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99句真的,1句假的。小说创作也是如此。所以金庸一定要选大家都相对熟悉又有点遥远的朝代作为创作底色,不能选太近的,例如让郭靖参加抗日战争,我们又会出戏,武侠小说配古装才是原汁原味。

我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忽必烈想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