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我的眼睛能鉴定万物> 第789章天顺年间的东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9章天顺年间的东西(1 / 2)

"但是考古学家挖出来过另一种奇特的青铜镜,叫做透光铜镜。”

"外表与普通铜镜一模一样,可是光打在正面就会映出铜镜背面所铸的铭文及图案。”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所以这种镜子又被认为是传说中的秦王照骨镜。”

"只不过制作工艺太过繁杂,迄今都没有能够成功仿制。”

“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些太监们做的事情就相当于随手在纸上涂抹,画出来了一幅《清明上河图》。”

你们觉得可能吗?

众人看到这消息直接揺头。

这么高难度的事情要是这么随意就能做出来,这就真的是给猴子一台打字机写出来《诛仙》了。

"那这个是怎么弄出来的?”

众人看着屏幕有些好奇。

如果说这个东西制作难度这么高,几个太监不可能做到吧?

孟德也满脸赞同。

他是行内人,比宝友们更明白秦王照骨镜的情况。

这个东西作为大夏国传说中的东西,除了那几卷最早的记载的资料,后面没有任何记载。

而且能够通过镜子照射骨骼血肉,还用金银粉做区分。

这比现在的x机都要厉害,要说这有实物,考古学界信不信孟德不知道。

他反正是不信。

叶君看着屏幕也开口道。

"秦王照骨镜历史上是没有实物的,刚刚顽固宝友说的那个透光铜镜算是这个秦王照骨镜的低配版本。”

"不过也只是低配版本了。”

"这东西的原理,倒是可以简单说一说。”

"嗯?”

众人听到叶君这话都傻了。

这个还真的有原理么?

他们刚刚听天京大顽固分析的时候可没想过这个都能有原理。

叶君看着屏幕淡淡开口。

"原理也不是我说的,而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

"沈括?梦溪笔谈?”

宝友们听到这两个名字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个名字他们是听过的,作为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可以说是在大夏国科学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本《梦溪笔谈》成为大夏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本人更是医术、天文、地理、算术、科学多方发展。

没想到连这个他也有研究。

叶君不知道宝友在想什么,看着弹幕淡定开口。

"世有透光鉴.....人有原其理。”

"铸时薄处先冷,背文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这是原文,翻译过来大概就是镜子后面有铭文导致镜子厚薄不一,收缩时候内部有应力作用。”

”打磨镜面的时候,镜子中的应力释放,导致镜面产生了极其微小的形变。”

"这变化是跟随后面的纹路长生的,所以才会反射对应的形状。”

"换个例子,你们在一面镜子上贴住一部分,再用光照射,反射出来的形状就会有贴住的影响,这样能理解了吗?”

众人听到这个解释,略一脑补,再无疑惑,纷纷感慨叶君解释的通透。

"古人能做到这一点,属实厉害啊!"

"可不是,这手艺我听着都困难,现在激光雕刻可能才行,没想到古人用手打磨出来的。"

孟德也听懂这个意思,看着手里的罐子,陷入疑惑。

"那这个东西?”

叶君看向罐子微微一笑。

"练手之作。”

"有人想要把这个罐子送上去,有人想要把罐子弄出来。”

"我能看破这个蛾蛾罐的秘密,自然也有别人可以。”

"只不过那人恰好是个神工,见到这东西已经被大漆包裹住,起了玩心,在不损坏大漆的情况下做出这么一个仿青铜透镜的东西。”

"也很正常。”

神工又是什么?

众人听着这个新词不太明白,四处询问,希望有宝友能够解释。

孟德看一眼屏幕,叹口气,不知道是在感慨什么。

半晌,悠悠开口。

"神工就是古代对手艺达到极致的工匠的称呼,自从鲁班之后,能够担当得起神工称呼的,全都是宫中的绝顶手艺人。”

"而且各种工匠的神工还多有不一样。”

"内官监有十作,御用监有四作。涵盖木、石、竹、玉、漆、灯、佛......各类工艺!”

"玉雕的翡翠白菜,牙雕的象牙萝卜和牙雕套球,木器的机关术、金瓷之类更是数不胜数。”

"当时的顶级工匠出品的东西就和书法绘画一样受人追捧。”

"明代有记载的一个木工,就是因为制作的木器精良好用受到众人邀约。”

"光是靠手艺就在天京城买了一座宅子,还配了四五人照顾。”

"普通工匠都这样,神工更是不一般。”

"能成为神工,必然是青史留名的人。”

孟德说着话,眼神落下,仔细把玩着手中的罐子。

"您倒是说啊!”

"孟朝奉,您这是吊的一手好胃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