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古代做暴君> 第741章 技术瓶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1章 技术瓶颈(1 / 2)

七月三日,普鲁使团,再度来访。

这一次,普鲁使团的规模,可谓浩大。

上千两马车在几千名精锐士兵的护送下,缓慢前进。

这几千名士兵拖带着几十门大炮,看上去威风凛凛,令工匠眼馋不已。

这一次的普鲁使团,不再以那名伯爵使者为首,转而变成了一名军人面貌的中年男人。

相同的是,这名中年军人,同样精通中原语。

“陛下,我朝此次前来,是来达成下一半的交易。”

中年男人说着听着拗口的中原语,不卑不亢,拱手说道。

云帆轻轻点头,威严开口:“朕早已将粮草备好,若是友邦着急,留下银两,便可直接将粮草拖走。”

中年军人再度拱手:“陛下痛快,我朝最近在大陆处境确实危机,明日就要动身,若有机会,下次再与陛下闲叙!”

这场谈话短暂而精悍,中年军人做事也很是麻利,将上千两马车拉的白银放在指定地点,直接就开始将粮草装车。

七月八日,刚来不到五天的普鲁使团,就出发返程。

从此也能看出,普鲁帝国恐怕是真遇到危机关头了。

极有可能发生了战

事!

云帆无法为这位贸易上的伙伴提供什么实质上的帮助,只能心中默默盼望不会有事。

毕竟他想要建立的全球白银体系,可都押宝在这位“贸易伙伴”身上了。

九月十日,第五艘海龙号巡洋舰,正式下水。

随着多次建造,东宫造船厂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除了经验逐渐丰富,和东宫造船厂的扩建也不无关系。

现在的东宫造船厂已经不局限于某个港口,整个桐州沿海,几乎都能看到东宫造船厂的标志。

除此之外,东宫造船厂还在计划打造第二个造船工厂,即同时建造两艘战舰!

十月七日,铭京的近代化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东、西城区打造完成。

由于铭京的特殊性,其城市规划完全是按照首都进行。

因此除了铭京城市本身,东西南北四大重关同样要重新进行改造。

十一月六日,一百门精卫海防炮全部安装在了桐州沿海,组成三大炮台,分别驻守桐州的三大主要港口。

十一月二十八日,第六艘海龙号巡洋舰下水。

十二月九日,东宫造船厂的第二个造船工厂正式打造完成,为了配合其工作,云帆特意加

派工匠,确保东宫造船厂能够做到同时建设两艘战舰。

九百九十九年,一月一日。

今年,是十年计划的第五年。

十年计划,即将过半。

大铭舰队的建设,也已经过半。

十三城规划刚刚起步,进度最快的当属铭京。

一统九州仍在计划当中,好消息是国内的改革弊端被勃勃生机的发展完全掩盖了下去。

而与普鲁帝国的贸易,也初显成效,为王朝国库增添了整整九千万两白银。

即便不冒着通货膨胀的风险,继续发行大铭帝元,靠着如此之多的白银,也足够完成十年计划。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意外收获。

由于大铭本土工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殖民地的扶桑,竟在被掠夺的同时受到了反哺。

经过数年统治,云帆的同化政策已经初步成效,当地殖民官府中已经涌现了很多忠诚的扶桑官员。

由于商队频繁来往,一座座工厂也在当地开建,更由于扶桑这种四面临海的特性,导致其发展起来更为迅速。

不过由于扶桑本身没有工业基础,加上民众思维依旧蒙昧无知,总体发展还是比不上九州本土。

二月六日,第九艘海龙号战舰,正式下水。

这是东宫造船厂的又一次突破,只用三个月,就让三艘巡洋舰下水。

平均起来,每月下水一艘巡洋舰。

三月十六日,最后一艘海龙号巡洋舰下水。

这代表大铭海军已经初步建成,算上公山奉号这艘临时主舰,十艘巡洋舰与十艘驱逐舰已经完全能够担起海上国防重任。

但是这还不够。

大铭海军,必须拥有战列舰!

这是从一开始就制定的计划,到了最后一步决然不能放弃。

于是,大铭研究院再次展开研究,只是这一次遇到了严重瓶颈。

不仅是理论上,更是技术上的瓶颈。

要知道,船体加长或是加宽都要深思熟虑。

太长了不好掉头,太卷了容易成活靶子,行驶速度还慢。

这还是次要的,主要瓶颈是大铭王朝的火炮威力!

就十年计划开始以来,火炮的更迭速度已经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

先是蛟龙炮,再是铭威炮,最后又是精卫海防炮。

不仅一个比一个威力大,还各有特点,

可以说已经是让研究员和工匠将潜力开发到了极致。

而现在,到了该制造战列舰的时候,研究员们愕然发现,凭借他们当前的技术,已经无法制造出比铭威炮威力更加巨大的火炮了。

然而战列舰的最大特点,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