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朕登基以后> 第151章:干得相当不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干得相当不错(1 / 2)

自去年十二月入主潮州以来。

朱由榔接连不断搞了很多大动作,其中潮州军械厂规模巨大,布局宏伟。

但毕竟只是处在起步阶段。

大规模招募的工匠们,昼夜不停开工之下,火器产量至今,也只是满编装备了朱武麾下的扬威军,以及朱由榔龙威军亲军中的两个团。

而且这其中还包括,这段时间除了军械厂生产外,通过各种渠道购买的西洋鸟铳三千,还有朱由榔原先从赣州带来的四千支鸟铳。

军械整合,悉数供给扬威军。

换而言之,除了朱由榔这波带出来的军队外,留守的军队包括自己的亲军,都还没有大规模普遍装备鸟铳。

把资源全部集中给虬髯汉子,甚至连仅剩的两个亲兵主力团,都匀了一半个过去,足见朱由榔对黄柏岭门户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这番安排之后,虬髯汉子麾下已经再度恢复六个团,军力达到了与满编差不多的一万八千人。

如此之多的人马,士兵皆是标配西洋火绳枪,只要经营得当,借助黄柏岭一带地形优势防守。

就算是清军正儿八经的八旗兵来了,也有一战之力。

当然,作为自己的心腹大将,虬髯汉子很能理解君王的良苦用心。

不用朱由榔多说,暂时留守此处的他,也会全力以赴扼守门户。

两天之后,黄柏岭防线的事儿已基本敲定,朱由榔随即带着亲兵龙威军仅剩的一个团三千人,押送着俘虏,踏上了返回潮州府城的路途。

因为有俘虏存在,行进的速度自然将降了下来。

于是在出发当日,朱由榔再次做出调整。

龙威军这个团留下四个营,正常速度行军,自己则只带一个营六百亲兵,再加上王九匀出来的“斥候营”四百人,骑马先行返回。

时间宝贵,朱由榔可不想浪费太多在的胜后的班师上。

毕竟军事上的胜利,只是暂时奠定偏安两广发育的基础罢了。

李成栋、杜永和虽然接连吃了败仗,灰溜溜被赶回福建去了,但他们麾下的军队,都是满清徐州绿营。

清廷内绿营这个编制,属于军队中最下层的存在,基本上都是由建虏入主中原后,大明各地军阀降卒组成。

本质上来说,绿营并不算人家满清的主力部队。

其上还有二十来万由关外汉人组成的汉八旗,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组成的三十来万蒙八旗。

以及人家建虏本族人马,从努尔哈赤时期便不断壮大的正宗八旗。

抛开满清真正的底蕴不说,就算“绿营”,李成栋他们徐州军,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满清入主中原后,投靠清廷的大明各地军阀中,李成栋也称不上顶尖那一撮人。

除开李成栋,清廷还有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这等动辄手握精兵几十万的降将。

此三人,都是明末军阀中的佼佼者,与李成栋只想暂时当个两广总督的小目标比起来,这三位降清的军阀大佬,如今已然获得了封王的无上地位与权力。

可以说,暂时打退一波李成栋,歼灭其麾下的徐州绿营几万人,对于满清来说,只是等同于挠痒痒。

历史上占据两广的李成栋、金声桓等人反清复明,再加上张献忠死后,江南最大的农民起义军大西军,全部投靠永历朝廷。

连斩大明后期三帝(包括广州邵武帝)的徐州军,左良玉奠定基础后,纵横湖广势力庞大的江南军。

还有张献忠死后,正儿八经军事天才李定国继承衣钵的大西军。

三股势力合流,军力鼎盛如斯。

甚至还席卷了整个南方半壁江山,一度让多尔衮这个摄政王都重视起来。

也正是这种重视,亲王多译亲自挂帅,吴、尚、耿三路人马齐头并进南下,清兵本部重兵亲自压上。

不到一年,金声桓、李成栋便相继覆灭,永历皇帝被迫逃亡云贵,南方彻底归于满清。

简而言之,李成栋这部徐州绿营,只是人家满清实力的冰山一角罢了。

暂时稳固的两广地盘,随时都有可能在清廷的雷霆一击下,彻底覆灭。

占据黄柏岭一带,守住福建清兵,对于朱由榔来说,只能算是争取到了宝贵的发育时间。

想要在满清恐怖的势力前翻盘,如今所拥有的底蕴还远远不够!

“如今唯一的好处,在于江西、两湖之地,还有金声桓这个反骨仔。川陕一带,尚有大西军阻隔。”

拍马赶路,急返潮州府城,朱由榔的思绪,已然飘到了更远的时间与空间。

“至少半年之内,两广不会出现大规模、定生死的战事。”

“虽然留给小爷的时间还是不多,但这半年,足以做很多准备了。”

思路逐渐清晰,前进的马蹄声也不由得加快了频率。

年前从潮州府城出发北上,大军用了接近半月的时间,才肃清这片土地上的残敌,完成了把清军赶回两广的预定作战计划。

从黄柏岭一带快马加鞭回归,凭借着从清军那儿缴获的优良战马,轻装简随。

仅仅五六日时间,朱由榔便已经进入海阳县的地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