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朕登基以后> 第106章:叫门时要拽起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叫门时要拽起来(1 / 2)

潮州府兵副都统刘安,如今已然被离开府衙的老爷们委以重任。

全权接管潮州府城防务,与即将到来的清军打一场防守战!

至于这场大战打得怎么样,潮州会不会被攻破,能杀清军多少人,那就全凭刘安的本事了。

听闻杀气滔天的清军攻来,大小官员皆先撤。

这已经成为了明末的惯例。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不愿意撤退,要与清军血战到底的血性汉子。

比如扬州史可法,比如赣州杨延麟…

不过这些人的下场,完全是显而易见。

很明显,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安排在潮州这儿的官员中,没有涌现血性之辈。

广州直系的知府、同知之类的大老爷们都离开了。

临危受命的府兵副都统刘安,只是一名从七品武将,当即便开始行动起来。

当然,作为潮州本地士族地主的代表,刘安可没有坚守城池,与清军血战到底的想法。

开玩笑,清兵的凶名,可是听得大家耳朵都起茧子了。

就算潮州城高墙厚,还有天然的护城河韩江阻挡,天时地利占尽,也压根挡不住人家。

再加上自己的家族、产业,都是扎根此地多年。

一旦把人家激怒了,攻克潮州府城之后,诛杀九族简直就是手到擒来之事。

自己死了不要紧,还把九族给霍霍了。

连举人都没考上,现在还只是凭家族关系,弄个“武职从七品”副职的刘安,自然没有士人们口中念叨的“家国大义”。

更何况天天把“大义”挂在嘴边的知府、同知等大人,他们不也第一时间就跑路了么?

临危受命,刘安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清军斥候可能出现东面郊区,派信得过的人等候。

再悄悄的把防守东城门的府兵,都换成自己的人。

这位府兵副都统的意思很明确,只要与清军接洽好了,自己便作为最大的内应,协助清兵破了潮州。

至于为何要偷偷接洽,暗中搞事么,原因也很简单。

刘安要的是独享此次潮州城破的功劳。

毕竟潮州的利益蛋糕,就这么大一点。

清军可不是什么好相与之人。

若是和留下来,与自己一起负责的潮州府衙官员与将校,也就是其他当地士族商量好了,大家一起献城。

那功劳就是大家的。

人人皆是功臣,那你让人家清军大老爷们,上哪儿捞好处去?

到时候保不齐人家压根就不认这份功劳,把潮州土地、矿山等产业,彻底夺过去。

人人参与,自己乃至家族的利益,必然要被清军给卷走大半。

可要是只有自己一人有功,那清朝念在这份功业上,肯定会给与我优待。

家族基业不会受损不说,说不定人家在吃下整个潮州的大蛋糕后,还会匀一点残汤剩饭给我刘安。

投降,也是需要水平的。

不得不说,这潮州府兵副都统刘安,就是一名水平不错的“带路党”。

以至于朱由榔在从布防在清军大营南面,那围猎斥候的龙威营将领口中,得知这个“紧急军情”的时候。

都忍不住在心底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东林党软弱还各有算计,带路党给力还比较聪明。

恍惚中朱由榔似乎明白了,为何李成栋这支偏师奇袭两广,会推进得如此迅速,甚至于清军所到之处,城池立马攻克。

就大明两广官府这样的情况,就算人家不伪装明军,势如破竹直抵广州,也不是啥大问题。

当然,福建那位隆武皇帝,作为明末赫赫有名的贤王,就算延续国祚仅仅两年,还是干了很多有利于抗清之事的。

派内阁大学士苏观生南下经略两广,正是为了最大限度整合力量。

至于此刻两广这儿,作为他最大遗产的广州一派,掌控的潮州为何会如此拉胯么。

朱由榔几乎不用想,便知道怎么回事。

苏大学士与丁魁楚谁也不服谁,就算自己在肇庆,打着隆武皇帝的旗号,提前登基称帝了。

也绝对不可能让这两派合二为一。

更别说永历新朝的最开始的架构,是闷声干大事的朱由榔,刻意让丁魁楚全权做主的。

以丁老头的习惯与秉性,他肯定不会对苏观生做出任何让步,更别提主动抛橄榄枝了。

两派之争,也是历史上为何两广短期内,会出现双帝并立,水火不容内卷的主要原因。

现在因为自己占据“大义”提前登基,在清军破赣州时也没有立即逃亡广西,甚至还“举国之力”北上伐清了。

苏大学士暂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与时机,另立邵武朝廷。

但广州那边,绝对把这件事作为重点来筹备。

正儿八经有能力的人,此刻都肯定被苏观生召往广州了。

也正因如此,远离广州的潮州府衙这儿,隆武朝留守的官员表现得如此拉胯,完全正常。

“其实他们拉胯,对小爷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

“至少潮州府衙官员大量西逃,广州那边对潮州的掌控力,已然瞬间缩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