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武侠修真>我在六朝传道> 第八百二十七章 土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二十七章 土地(2 / 3)

根本原因,还是他提供了不死药。

难道怪李渔提供给人间帝王不死药么?

长孙无忌笑道:“陛下,与其在这里生气,不如想想我们该怎么办。”

李世民的眼神逐渐冷静下来。

都说大唐皇帝,是不世出的明君,具备一切帝王该有的气度和能力。

实际上,李世民的情绪经常失控,但是他在发完脾气之后,能冷静下来,重新去揣摩利弊。

这才是他有今日成就的原因。

长孙无忌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兵不着急,因为他知道李世民不会让他失望。

果然,李世民冷静下来之后,坐到了龙椅上,眼中瞳孔涣散,明显是陷入了沉思。

大唐已经是六朝国力最强,大敌吐蕃也已经被攻灭,那么大唐的前路在哪呢?

李世民转过身去,看向身后的那张占据了整个墙壁的地图。

上面大唐的疆域每一寸李世民都了然于胸,记得清清楚楚。

这时候,长孙无忌也走了过来,看向李世民,两人一起把手指向了一个地方:西域。

君臣两个相视一笑。

---

秋风萧瑟,细雨连绵。

凄冷的风吹动着街道上被打湿的枯叶,一股深秋的寂寥,回荡在往昔繁华的街道上。

清河公主的私家道观,一间大堂内,供奉着三个神像。

仔细看去,第一个神像位于中间,手持巨斧,雄壮高大。

在他左边,是一个衣带飘飘的仙女,右边是一个笑吟吟的少年道士。

若是有正经门弟子在,一定会惊奇不已,这不就是自家山门里的三圣么。

正经门三圣,曾经一度是世人嘲讽的对象,因为他们供奉了:盘古、九天玄女

这两个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第三个,供奉了自家掌教。

这种公然把自己和盘古、九天玄女并列的做法,让人觉得他实在是太自大了。

但是李渔丝毫不以为意,这就是他的道心,从来不管别人怎么嘲笑。

李渔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足以个盘古与九天玄女并列,一旦成功了更是如此。

在这个小的“三圣殿”内,正经道长正在打坐。

自从上次李渔大义凛然,没有对甄宓下手,彻底让清河公主折服了。

她没有想到,还有这么高尚的人。

虽然她是个女儿身,但是也完全可以明白甄宓美到了什么地步,他本来以为没有人能够拒绝这种好事。

正因如此,她开始崇信正经道,并且几次三番提出要加入正经门。

这可是曹操的女儿,李渔没有轻易收下,而是去给曹操打了个招呼。

谁知道曹操一拍大腿,乐呵呵地催促他赶紧收徒。

无奈之下,李渔只好收下了这个徒弟。

他对于收徒,其实没有六朝中其他人那么死板。

收徒,不过是传自己的道的一种方式。

李渔无时无刻不在传道,收不收徒只是形式问题。

清河公主大喜,她本来是被迫嫁给夏侯懋,此时干脆就以出家为名,直接在外面建了一个小道观,轻易不回驸马府了。

李渔带着石秀也暂住在这个地方,如今他已经站到了大魏道观的对立面,再借宿在道观内,就不合适了。

大魏的道门和门阀几乎是一体的,虽然李渔对山世远做出了警告,逍遥观也确实没有下场,但是李渔知道根本不管用。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赵福金的朝廷和正经门一样,看上去是分离的,实际上是一家。

凄风苦雨中,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员铁塔般的战将,护送着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

来人一跺脚,脱下蓑衣,大声道:“这时候的秋雨,浇的人心烦意燥,常让朕想起当年败走赤壁的狼狈。”

他脱去蓑衣之后,坐在一个蒲团上,看着李渔说道:“那些门阀如今不知道听了谁的话,跟朕玩起了缩头术。他们把家产分割,然后潜伏起来,做出一副任人处置的可怜模样,道长以为有何法子可用。”

李渔睁开眼,看了一眼曹操身边的许褚,后者虽然不苟言笑,但是看到李渔的笑脸,还是客气礼貌地呲牙一笑。

从这个咧嘴笑里,李渔便推测出,曹操八成给了他一颗不死药。就算是李渔也不禁佩服,曹操还真舍得给手下,不给亲眷。

事实上,六朝之中,就没有一个皇帝是给子女后妃的。

他们无一例外,都把不死药赏赐给了忠心耿耿而又能力超群的臣子。

李渔眼睛一动,屁股坐在蒲团上,身子却微微朝前一倾,低声道:“还真有一个办法。”

“说来听听。”曹操兴奋地问道。

正经道士给他的提议,往往是惊世骇俗的,但是仔细一想,却又有可行性,而且十分高效。

他的思路,不同于任何一个谋士,曹操不缺少谋士,他缺少的就是李渔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李渔自己也不太确定,但还是十分诚恳地说道:“这一招厉害无比,就看陛下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曹操没有轻易许诺什么,而是一抹眼皮,道:“说来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