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武侠修真>烽火女儿行> 第一回:初闻一语龙升天,侠士聚众起襄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回:初闻一语龙升天,侠士聚众起襄阳(1 / 4)

大清乾隆后期,各地社会矛盾激化。乾隆帝骄奢挥霍以及晚年的殆政和昏聩对时局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官僚、地主、富商大肆兼并土地。人口激增,耕地不足,导致粮价猛涨,饥民日众。加之统治阶级腐化奢侈,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增,白莲教接近下层人民,其教规教义与民意相合,因此逐渐发展壮大,并酝酿举行起义,反抗腐败的朝廷。

嘉庆元年三月,襄阳夹河州乡下的一座草屋内,聚集了八位英雄。这八人相貌各异,年纪不甚相等。有两人年长者络腮胡须,约摸五旬左右。有四人年纪看来不相上下,都在三四十之间。有一人长须垂胸,身着浅灰色粗布僧袍。内中却有一个少女,一双剑眉微竖,英姿飒爽,年纪不过二十岁。只见他几个穿衣打扮都不华丽,胸前都一色地佩戴一朵白莲花,而手中兵器却是五花八门。他们似要商议大事,因而个个脸现焦急神色,行动小心翼翼,谈话更不敢高声。此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悉悉祟祟的脚步声,于是各人都分散在草屋四面内壁,紧紧拽住手中兵刃。听来人脚步声,众人均知其武功不低,但凡内功深厚者,总是步履稳健,身轻如燕,行走如飞,眼观四面,耳听八方。那人渐渐走近木屋,众人心里突突乱跳,不知此人是敌是友,谁也没有把握是他对手。

当下不及细想,只听得几声敲门响,内中的少女走到门边将要开门。少女口中念一句“心胆一片赤和白”,门外应了声“花开两朵并蒂莲”,于是少女立即开门将他迎进屋内。那大汉一进门,便满脸堆笑道:“王妹子,你也忒小心了。不过眼下风声正紧,多个心眼也好。”那少女道:“刘左使,教中众兄弟都安顿好了么?”大汉道:“我叫他们都暂且分散隐蔽,今天请众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商议。”当下九人围坐在一张木桌边计议。

你道这九人是谁?原来都是白莲教中骨干人物。刚才开门的少女正是白莲教护教坎使王聪儿,使的是一把长剑,号称“铁娘子”。进门的大汉是白莲教传教左使刘松,掌教义教规,使的是两个铁胆。其余七人,两个年纪稍长者分别是护教震使李全,使的是一根铁拐;护教兑使徐天德,使的是一把铜锏。另五人是护教坤使冷天禄,使的是一根狼牙棒;护教离使王三槐,使的是一枝紫檀木判官笔一部云杉木算盘;护教巽使高天升,使的是双枪;护教乾使姚之富,使的是一把钢刀;护教艮使何清风,一身僧人装束,以颈上念珠作武器,其人微微驼背。当下九人在草屋内一阵叽叽咕咕商议已定,却原来是决定于三月十日各地同时起义。

本来诸事准备已毕,只等约定日期一到,各分坛即举事。可是三月不到,参加白莲教的人越来越多的消息,惊动了乾隆帝。正月间各地官府纷纷出动,在襄阳荆州等地大肆追捕白莲教众,捣毁分坛,襄阳总坛刘左使、八位护教使率领教徒各分一部,纷纷突围。

笔者有必要交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将下面几段文字略过不读。

乾隆三十九年,教主樊明德在河南向教众提出新的教义教规。其教义曰:

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冬去春来,四季轮回。日落月升,朝夕罔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勤物丰,民殆物阙。天地生万物,万物养生灵。古之贤明,内圣外王。万众安乐,四海承平。兵戈不起,马畜南山。民以食为天,政情问于野。观今之世,朝政废弛,穷奢极欲,污吏横行。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椎之地。饥民露天,流民成盗。黄天将死,苍天将生。弥勒转世,当辅牛八(牛八即朱字拆写,暗指明朝后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末劫年,换乾坤,换世界。

其教规曰:

一、民众入教由各分坛坛主或帮办引荐,由分坛几位当家人定夺入教,入其教则可免一切水火刀兵灾厄。

二、入教后,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凡习教之人,穿衣吃饭,不分尔我。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

三、凡我教众,当存侠义之心,扶危济困。教规赏善罚恶:擅杀无辜者,罚,锄强扶弱者,赏;yin人妻女者,罚,仗义疏财者,赏;忘义背盟者,罚,衷心护教者,赏;不尊号令者,罚,有立大功者,赏。(按:白莲教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惠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僧人茅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或白莲教。此后历经元代逐渐流行,到清代进入鼎盛时期。白莲教倡导互助,其教义十分浅显、具体、现实,农民常借它号召起义。)

乾隆五十八年,皇帝发布圣谕,令军士传谕各省府县衙门,教城中四处张贴告示“方今天下太平,天子圣明,四方沐浴圣恩,然少数臣民不服教化,相聚为盗,假以白莲邪教之名,破坏秩序,滋乱扰民,着令各府县衙门全力剿捕,私民若有不报者,以罪罚,敢有抗旨不尊者,杀无赦,务必全教拿获,毋使一人漏网”。于是各处府县衙门纷纷派出官兵捕快人等,凡是白莲教人悉以尽拿,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