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玄正和钟土公赤燕战在一处,忽然见不少军队紧围过来,个个刀出鞘,箭上弦,杀气腾腾。
这阵势可是吓李慕玄一跳,看来今日是难逃一死。心灰意冷之时,瞟见衣服里面穿着天成子赠给他的罩火袍,不由转忧为喜,心道,我咋把这宝贝忘记了。
李慕玄虚晃一剑,投身在军队里,摆脱了钟土公和赤燕的纠缠。李崇玄一看,李慕玄慌不择路,进了包围圈,大喜,连忙下令放箭。
弓箭手听到军令,不敢怠慢,个个弓如满月,万箭齐发,李慕玄在间隙中,已经穿上了罩火袍,连头裹定,任箭头往自己身上攒来。
漫天的箭雨落在李慕玄身上,李慕玄却毫发未损,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潇洒第地走了。
李崇玄看李慕玄在箭雨中不损分毫,当下气急败坏,要抓住李慕玄泄愤,旁边的地魔君侯坤道:“王爷息怒,李慕玄身怀日月山奇宝,我等奈他不何,今日且放他一马,待来日,我教教主亲自出山,定要抓住他,抽筋拔骨。”
李崇玄一听,道:“高人不知,李慕玄若是逃走,必然转回帝京,到时,李思玄得到消息,必有防备,这该如何是好。”
旁边孙计星见李崇玄如此忧心,宽慰他道:“王爷,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不如乘李慕玄未返帝京之前,我们先下手为强,到时,就算李慕玄到了帝京,我们也取下了大半江山。”
孙计星说完,青乌道长也接着话茬说道:“是呀王爷,兵法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刻,正是我们下手的绝佳机会,若是错过,追悔莫及啊!”
这两人说完,众人附和着,李崇玄一看这样,当即狠下心来,准备谋反。
夜间,孙计星伪造了先皇遗诏。隔天,李崇玄对着众军宣布了遗旨,顿时,军营肃杀之气腾空而起。这戍边的军士都是多年来李崇玄的心腹,再加上久戍之苦,一下子群起愤慨。
戍边的四十万人马,再加在北寒征召的二十万,合计六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的南下。
李慕玄逃出军营,一路向南,在路上就听到了李崇玄造反的消息,说他一路攻城略地,已占了不少城池。
帝京内,李思玄愁的心如火烧,没想到自己的兄长果然还是反了,荒谬绝伦的是,出师的名义竟然是自己得位不正,谋害先皇。叛军已经攻下了边疆不少城池,而且是攻必胜,自己手下的将军,没一个能抵抗李崇玄的大军,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也将会成了囚禁之君。
李思玄正在无法可想,太监进来禀告,说是吏部尚书田文若,兵部尚书于瑞,两都御史许自清,赵简等人求见。
李思玄传旨让他们进来,众臣进了大殿,跪下口称万岁,李思玄让他们起身,众臣谢过。
李思玄看着这些老臣,问宰相王载病情如何,田文若奏道:“丞相病情稍有回转,只是听了镇北王造反一事,更加沉重了。”
李思玄听了,叹口气道:“国有疑难,丞相身体不安,众卿,不知此刻,朕该如何应对。”
兵部尚书于瑞道:“国主不必太过愁劳,镇北王谋反,上不顺天心,下不合民意,定会被天道所不容。”
两都御史也紧跟着奏道:“国主,李崇玄谋反,我们就该差能将去征讨。”
李思玄看了一眼两都御史,再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田文若和于瑞,问道:“众位爱卿,自从老太尉病逝,马田二位少将军出征未归,我朝里还有何人可以统兵平乱?”
这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田文若奏道:“国主,老臣保举一人。”
李思玄和众人都看向他,看他要保举何人。田文若接着说道:“国主,朝阳关总兵韩高,文武双全,富有谋略,先帝在世时,也曾说他有将帅之才,不如就让他挂帅平叛。”
他这么一说,众人才恍然大悟,韩高当年和先帝去征北寒,一人一马一槊,冲杀到敌阵,杀的敌军方寸大乱,晚上又是他献计劫营,那一战,打的北寒元气大伤,多年不敢兴兵动众。
李思玄急忙下旨,宣朝阳关总兵韩高进京见驾。
传旨的人不敢怠慢,不一日,韩高就跪在金殿,李思玄封他为兵马元帅,统领举国兵马,前去征讨李崇玄叛军。
韩高虽年纪高大,但雄心不减,辞别李思玄等人,领兵去征讨叛军,这忠心耿耿的老将,只怕是要马革裹尸。
韩高领着兵马直出帝京,一路行来,走到断高岭时,坐下花膘马被落石惊吓,把韩高颠下马来,韩高问此地何名,引路的小军回禀说是断高岭韩高一听,心中大骇,自己名叫韩高,此地叫断高岭,如此不详,随即领兵去了。
李崇玄这天正在营中众将商议下一步,小兵进营禀告,说南朝挂了韩高为帅,领兵前来征讨,李崇玄看了一眼孙计星,孙计星道:“王爷不必担忧,韩高虽有帅才,但人已老迈,足可见李思玄已无人可用,只要拿下韩高,这十万里江山唾手可得。”
这样分析,李崇玄心里欣喜若狂,当即就要去会会韩高。一声令下,众将随着李崇玄来到了两军阵前。
来到两军阵前,李崇玄用眼一看,对面花膘马上坐着一位老将,身穿金甲,头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