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末世力王称霸> 第一百六十二章布局规划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章布局规划2(1 / 2)

汉水边上有襄阳城,邗沟的出口有扬州,裕溪河往长江则是有合肥。他们卡在节点上,南方的水师不好过来。而且造船是个大工程,必须依托城市才能完成物流的流通和后勤的保障。所以在历史上,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南北战争,大都发生在这些地方。

在这里面,襄阳无疑是重中之重。首先襄阳所处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向北是中原要地,向南则是江汉平原,史称“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这两个地方在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各自区域的核心地带。其次汉水乃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水道宽阔,适合组建水军。ωωw.cascoo.net

对于北方政权而言,只要控制了襄阳,便掌握了南下的主动权,随时可以夺取江汉平原。对于南方政权而言,只要守住了襄阳城,整个长江中游便再无北方敌军的渡河之地。

历史上围绕襄阳爆发了不少大战。比如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就是因为没能拿下襄阳,最终功亏一篑。而在南宋末年,南宋和蒙古帝国更是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夺。最终襄阳失陷,也昭示着南宋王朝的灭亡。

相较而言,下游的邗沟和裕溪河,一个有枯水期,一个水道较窄,限制比较大。当初曹丕南征东吴,从邗沟走过,结果就遇上了枯水期。但是话说回来,好歹是条水道,有时候还是能派上用场的,所以控制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东汉末年的合肥,虽然只是一座小城,但因为其把守着濡须口,也就是裕溪河的入江之地。曹操在这里设下重兵,并派有大将张辽驻守。而孙权也视此地为眼中钉,数次发兵攻打。不过无一例外,都是失败收场,甚至于还创下了十万大军被张辽八百人击破的骇人战绩,孙十万由此得名。

而且这两个地方的位置,都靠在长江下游,更接近南方政权的核心区域。你比如从邗沟出来,过河便是建康城

。,其威胁自然很大。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两条水道向北都能连接到淮河。这就意味着北方政权可以安心在淮河把船造好,编练水军,然后通过这些水道发起进攻,那简直就是防不胜防。出于这个原因,历代的南方政权,一般都会努力将势力扩展到淮河一线。一来是给自己的核心区域形成缓冲,江淮地区水网密布,丘陵众多,完全限制了北方优势骑兵的大规模展开和机动性,但南方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水网河流将后方的人员粮草军械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还能利用那些低矮丘陵据点自守,伏击敌人。ωωw.cascoo.net

二来则是掌控主动权,再不济,也能为长江防线赢得准备的时间。这也是为何历代的南北战争,有相当一部分都发生在淮河一线。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那就是东晋在淮河挡住了前秦的大军。所谓守江必守淮,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总结来讲,想要突破长江天险的难点不在于怎么渡河,而在于是否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所以历史上大多的北方政权,在发动南征之前,必定都会事先组建一支庞大的水军。

曹操有了荆州水师才敢伐江东、西晋在蜀地组建了八万水军才能灭孙吴。当然了,这些都是建立在南方政权比较靠谱的情况下。如果是南方政权腐朽到了一定程度,再强大的水师也没用。历史上靠着渔船突破长江防线的战役并不是没有过先例!

古人所说的长江天险一般都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那么长江如此之长,为什么大家都在下游的长江天险渡江,而不是在中上游渡江呢?

主要原因在于中上游地形复杂,不利于渡江,而且距离敌人的国都较远,渡江后想要灭亡敌国的难度更大。

1山脉众多,不利于大兵团进兵

长江下游多为平原,非常适合进兵,而长江中上游则不然。长江上游的位置大致在川蜀一带,而中游的位置则是在荆州一带。这两个地

。方都有着比较多的山脉,绝对的易守难攻,只要南方的军队防守得当,北军是很难成功渡江的。

不过历史上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元世祖忽必烈从长江上游采用“革囊渡江”的方式强渡长江。当然,忽必烈能够成功渡江的原因主要是双方的军事实力实在差距太大,南宋重视发展经济,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很难抵挡住北方元朝的进攻。

2河流较窄,小股部队渡河容易被围歼

长江中上游的河流一般都比较窄,采用大船满载士兵渡江是行不通的。如果采用小船安排较少的人渡江,那就成了“添油战术”,会被对岸的敌军逐步蚕食胜率较小。

而且大多数时候长江上游都存在着少数民族的地方势力,在这一地带渡江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战争,容易被两面夹击,徒增己方的人员伤亡。

3敌方国都多建立在下游附近,下游渡江更容易灭亡敌国

纵观我国历史上占据南方半壁江山的政权,例如吴(三国)、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宋、明等国,都城都建立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杭州等城市。因为这些城市不仅交通便利,商业也非常发达,人口众多,在这里建立都城非常有利于自身的统治。

而北方敌国在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