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奉天为皇> 第三十七章 两军阵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两军阵前(1 / 2)

与此同时,赵烁也来到了汴梁城的城墙上。

汴梁城四面环绕的城墙,纵横全长七十余里。

从东华门到南门,就需要策马奔腾半天。

此时的张叔夜主将汴梁城的主要防御重心放在了西侧。

因为西边沿着江河。

又有金人的五万大军在前方驻扎。

主要是担心金人引江水灌溉汴梁城。

为此,张叔夜连夜命人筹备了上万个沙袋。

用来防备不时之需。

而东华门的守将则是李纲。

对应的城外金军多为完颜宗望统帅的骑步兵。

所以李纲也做了相对应的御敌调整。

他在城门下面准备了一支八百人的骑兵。

就是防止对方将攻城云梯靠近汴梁城之后,步兵蜂拥而上。

有这八百人,便能在关键的时刻开门杀出,利用骑兵优势冲散金人的步兵阵型。

为了方便内城的骑兵驰骋。

也为了源源不断的筹备经验丰富的骑兵。

李纲专门开辟了一条从内城到外城的骑马道。

至于南城则是由张叔夜的侄子,张谦之以及张柏均协助防守。

汴梁城西,则是兵部的几名将领联合防守。

这样的大场面,需要的是真正的军事人才。

所以赵烁为了以防万一,就提早把高俅撤下来。

让他安安分分的带人在城内纳凉即可。

他不帮忙,就不会帮倒忙。

他歇着,就是对大宋做贡献。

除此之外,赵寒还特地安排自己的武德司禁军在内城严阵以待。

以便于快速的支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大宋汴梁城,军民一心,空前的团结。

做好了较为完善的守城安排之后。

所有人做好了誓与汴梁共存亡的准备。

赵烁站在城墙上,看着外面的金军。

面色刚毅。

旋即他抬头登上了最高也是最醒目的那座城楼。

那个地方,在战斗的时候是最为危险的地方。

因为攻城的无论是谁,都知道那里站着的是对方军队的指挥官。

所以,赵烁上去之后。

很对士大夫们犹犹豫豫,不敢跟随。

可皇帝都那样做了,他们也深受民心的鼓舞,于是几个大臣就硬着头皮登了上去。

越来越多的士大夫也纷纷效仿。

最后,并不怎么宽敞的城楼内,挤满了上百颗黑黝黝的人脑袋。

以至于督战的张柏均战战兢兢的恳求陛下回宫!

这么多人,他还如何指挥作战啊?

只能说,这一任陛下太刚了!

赵烁登高之后,眼前的视野也就变得更加广阔。

赵烁先是看了看城墙。

这是防御时任何人都最关心的事情。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汴梁城的城墙高有五丈。

制作的材料都是耐久度很高的青砖。

给人足够的安全感。

赵烁轻轻的松了口气。

看来,这得多亏了当年太祖皇帝的组训好。

搞基建的时候才没有搞豆腐渣。

这汴梁城的城墙要是让宋徽宗城建的话,那宋军将士们登城防御,这么多人早坍塌了。

哪里还用得着金人的猛烈攻击?

如今这座城防的耐久,深的赵烁喜爱。

也让赵烁断定只要没有奸佞擅自开启城门,引金军入城。

那金军十五万大军想要通过强硬方式破城,根本就不可能。

因为古代的青砖墙,能够抵御骑兵重枪的穿刺。

那个指标还是按照一块十公分厚度的青砖来计算的。

可实际的情况是,汴梁城的城墙足足有十二米宽。

城墙上能够并排站十几排士兵。

或者放置两排神臂弓的弩车。

就这个厚度,即便是现代化的坦克火炮,也得照着一个点,打上个好几发炮弹才能破开。

在大宋这个时期,世界上还没有轰破这种城池的神兵利器呢。

到了明朝后期的时候有个红衣大炮。

但那玩意,也得跟坦克炮弹一样猛烈的照着一个地方怼,至少得几十发炮弹才能够凑效。

除此之外,汴梁城的正门还有突出去的箭楼。

这种防御方式既安全又高效。

突出去之后,弓弩手的视野更加开阔,射击也基本上没有死角。

虽然大宋在历史上打仗不行。

但是军备设施,还是妥妥的世界霸主级。

有这样的家当,也正是赵烁不惧怕金人的底气所在。

同样,这也是完颜宗望不敢贸然大举进攻,所以才开始围点打援,慢慢消耗大宋抗金意志的主要原因。

军事眼光独到的完颜宗望可比粘罕聪明多了。

完颜宗望至少还懂得站在对手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他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把自己跟当前赵烁互换一下位置。

便知道即便自己带着两三万人来守这座城。

十几万人也难以破开。

毕竟,攻城的效率取决于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