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五代末> 第四十八章 完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完胜(2 / 3)

指挥,持续不断地给唐军制造压力,不让唐军有丝毫喘息的时间。

攻坚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正午,耗时整整三个时辰,周军在死伤一千余人后,终于从正面将唐军营寨撕开了一条宽约二十丈的豁口。

随后,周军便大举攻入寨内,没了营墙、拒马和弓弩的掩护,平地上作战,唐军步兵如何是能硬钢契丹骑兵的控鹤军的对手?

而且赵匡胤在回城指挥守军击退西营唐军的进攻后,也领着三千骑兵前来助阵。

陈觉立在本营正中的哨塔上,亲眼看着唐兵防线全面溃退,几千周军骑兵在营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自己麾下的士兵就像草垛般被放倒,他面如死灰。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啊!两万五千人据营防守,如何能输给一万人?”陈觉满脑子都是问号,但没有人能替他解答,熟背的百卷兵书也没法告诉他答案。

真实的战场,从来不是文字可以描述清楚的。

“枢相,快走吧,败局已定。”林仁肇冲上了哨塔,他的甲胄衣袍早已被血水浸透,背甲上还插着三支箭矢,赖盔甲坚固,只伤到了皮毛。

林仁肇本是闽国旧将,闽国覆灭后交出军权在家赋闲,此次得唐主信任,再度披挂上阵,本想立下功绩,却没想到第一战就是大败。

“不,我军死伤并不大,我要重整旗鼓夺回营寨。”陈觉在哨塔上看得真切,唐军士兵压根就没多少伤亡,周军一攻破营墙,前沿唐军就做了鸟兽散,这才使得整支唐军大乱,并开始无序地向后溃退。

“枢相,兵败如山倒,短时间内不可能重整旗鼓!”林仁肇一本兵书都没读过,但十三岁就上战场的他,深知兵败如山倒的铁律,只要第一线的士兵溃退,整支军队便会不可逆地崩溃,主帅唯一能做的就是后撤到安全地带,收拢散兵,重整士气。

“你胡说!”陈觉已然失去了理智,压根就不听劝。

若是不能保着李璟的心腹陈觉安然撤退,林仁肇自忖难逃一死,他余光察觉到有弩箭向哨塔袭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双手抱紧陈觉,一跃而下。

就在林仁肇跳下哨塔的一刹那,两支弩箭就钉在了陈觉方才的立足之处。

林仁肇头也不回,右手夹着仍旧念念叨叨的陈觉,头也不回地向南狂奔。

又过了一个时辰,唐军本营内,便再无一个活着的唐军士兵。

张永德为每一颗唐军头颅开出了五贯的赏钱,此战周军共消灭五千唐军,余下两万唐军都向南逃窜到长江边上,乘坐船只逃去了河对岸。

一路追至江边的赵匡胤,也只能望江兴叹。

不过唐军逃得太急太快,营中的存粮以及箭矢甲胄等辎重,都成了周军的战利品。

“殿帅,营中共有存粮一千八百石,箭矢二十万支,甲胄不多,能用的只有三千具。”副将整理完收获,来帐中向张永德汇报。

“这伪唐也不怎么富庶嘛,竟然就一千八百石粮米。”张永德靠坐在原本属于陈觉的楠木坐榻上,心情甚是舒畅。

副将回道:“听俘虏说,大部分存粮都在六合县的唐营内,可惜被唐军撤退时一把火烧了。”

“确实有些可惜,我军现在最缺的就是粮米。”张永德接着问道:“对了,捷报发出去了么?”

“发出去了,一份径直送往寿州大营,另外滁州与扬州也各发了一份。”

......

下午申时末,两骑快马冲入滁州城,带来了六合县的捷报。

马崇祚手持捷报,嘴角洋溢着欢笑,快步走进推官衙门的耳房:“李推官,大好消息,张殿帅在六合县外大破唐军,斩首五千,俘获大量粮草辎重,唐军已仓皇逃过长江,几个月内恐怕都无力北顾。”

这些日子马崇祚茶饭不思,一直忐忑于六合县的大股唐军,做梦都会梦见唐军杀入滁州城,如今这把悬在心头的利剑一夕去除,令他振奋不已。

一收到捷报,马崇祚就亲自来推官衙门报喜。

“滁州大捷?这可是大好事。”李延庆当然也高兴,但他不像马崇祚这般激动,周军的大胜他早有预料,毕竟统兵的是张永德与赵匡胤。

李延庆走到马崇祚身前,微笑道:“有此大捷,咱们滁州面临的不少难处,也会随之迎刃而解。”

“正是如此啊,滁州浮动的民心总归能安稳些。”马崇祚瞥见耳房内无人,低声道:“迟迟收不上来的买官粮,应该也能收上来了。”

李延庆轻轻点头:“知州所言极是,等会我就派人去府库知会陶参军一声,让他早作准备。”

就在此时,推官衙门里,归属两名孔目官的房间,房门被推开一条细缝。

李延庆与马崇祚都有所觉察,彼此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未多时,守将韩重赟的亲卫也来到推官衙门,请马崇祚与李延庆去军中议事。

昨夜韩重赟领兵马星夜南下,赶赴全椒抄灭郑家。

不过郑家早已人去楼空,但走得很急,海量铜钱以及不少值钱的家具都没能带走,韩重赟将郑家几处庄园洗劫一空,封存了郑家的房产与良田后便返回滁州城。

因为随行多了几十辆运送财货的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