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五代末> 第三十三章 屁股决定脑袋(6K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屁股决定脑袋(6K字)(2 / 4)

李延庆也摊开了一把交椅,李延庆顺势坐下:“草料和粮米都谈妥了,等咱们启程,运粮队会跟在后头,送到预定的营地。”

粮米、草料、牛皮、牛筋在此时都是秋税的征收品,来安县衙库存尚可。

“那就再休息一阵...”尹崇珂低头啃了一大口烧饼,赶了半天路他已是又累又饿。

咽下烧饼,拿起牛皮水囊痛饮一番,尹崇珂打了个饱嗝,问道:“推官还没用餐吧?”

说着,尹崇珂扭头对部下道:“还不快给推官拿吃食和水来?”

“不必了,我早已用过。”李延庆摆手拒绝。

修整一阵后,两百多骑再次踏上征程。

离开来安县往北,荒地愈来愈多,农田愈来愈少,官道两旁的房屋也逐渐稀疏。

黄恤骑在马上左张望右张望:“郎君,我听闻全椒县那边不少百姓都做了客户,可这来安县如此多荒地,为何那些客户不来北面开垦荒地?反而甘愿给别人做客户?”

周朝有垦荒令,南唐也有,皆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且免除数年赋税,但两国境内仍旧有大量荒地无人耕种,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稀少,另一方面也与土地效率有关。

“这个问题倒也简单。”李延庆指了指左前方的一大块荒地:“你可晓得,若是要将这片荒地变为熟田,需要多长时间?”

“这...五年可行?”黄恤从小就去了少林寺,对农事知之甚少。

“少了,十年都不够,甚至需要近二十年的不懈耕种,一块荒地才能变为每年稳定产出粮米的熟田。”李延庆摇了摇头:“替人做客户,虽然只能拿到收成的一半,但耕种的最次都是中田,耕作一亩一年就有一石收成,而耕种这荒地,头几年颗粒无收都是常态。”

黄恤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多谢郎君点拨。”

与黄恤聊天,李延庆感觉自己就像是名老师。

黄恤性格天真烂漫,对各种社会常识一知半解,经常会提出些让人发笑的疑问,但他无疑令队伍的氛围一直保持一个较为轻松的状态。

又行了一阵,李延庆抬头望北,是连绵的群山,也是叛民们曾经的藏身之所。

李延庆不由有些感慨:“白塔镇乃两条要道交汇之处,是来安县北面最大的市集,希望这伙叛民被白塔镇的富庶迷花了眼,在白塔镇多逗留些时日,千万别逃回山中,到时候再想剿灭就难咯。”

此时,一名尹崇珂的亲兵打马来到李延庆队列前:“李推官,尹指挥有事相商。”

李延庆跟着亲兵来到队伍的最前头,尹崇珂正望着北面的一座山岭出神。

“尹指挥。”李延庆驭使坐骑来到尹崇珂身旁。

尹崇珂回过神来:“李推官,听向导说,北面这座山岭名为黑虎岭,乃是去往白塔镇的必经之路,我打算今夜将营安在黑虎岭的山顶,推官意下如何?”

李延庆打量了一眼所谓的黑虎岭,无非是座两百来米高的山丘,无甚特别。

霎时间,黑虎山上忽然传来阵阵威厉刺耳的虎啸,一股凉风随之刮过,扬起朦胧尘土。

李延庆手心有些发汗:“原来岭上真有虎。”

“不然怎会被称为黑虎岭呢?”尹崇珂斗志激昂,面泛红光,他很想将这头傲啸山林的虎大王变成他的坐垫,以及吹嘘的资本。

李延庆稍稍握紧缰绳:“黑虎岭上树木繁茂,指挥就不怕叛民在山上设伏,或者夜间袭营?”

“设伏?袭营?哈哈哈!”尹崇珂仰天大笑,扭头对李延庆道:“我倒正希望这些叛民送上门来,那就承推官吉言,咱们山上过夜!”

望山跑死马,黑虎岭明明就在眼前,但等到所有人翻上山顶,月亮早已悬挂山岗。

运送粮草的民夫不愿走夜路回来安,李延庆与尹崇珂商量一番,将他们安置在营地的西南角,这样即便叛民真来袭营,这些民夫慌乱之下也不会冲散阵营。

安营扎寨、布置拒马、埋锅造饭、设置暗哨...近三百号人忙碌到了半夜,才将几道工序办妥。

烈烈篝火前,李延庆与尹崇珂并肩而坐。

“三郎,这都快三更了,你说这叛民今夜究竟会不会来袭营?”尹崇珂右手握着一根焦香四溢的烤羊腿,左手按在他的乌铁瓜锤上。

乌铁瓜锤乃是钝器,重约四斤,在此时已经是极沉的兵器,也是尹崇珂的副兵器,下马步战,他便会舍弃长矛,改用瓜锤。

两人经过这几日的往来,早已混熟,相互之间不称官名而改称排行。

这尹崇珂看起来浑身上下没多少肉,没想到却会用如此威猛的兵器,那锤头,好像比张正用的那柄都大上三分...李延庆瞥了眼火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的金瓜锤,回道:“这事情谁能说得准?兴许叛民见我等声势浩大,又退回了白塔镇。”

“嘿,这样可不成。”尹崇珂咬下一大块羊肉,草草嚼了两口便囫囵吞下:“我倒希望叛民压根就没见着咱们,继续在白塔镇里逍遥快活,这样我等明日便可将这帮夯货一网打尽。”

“我也希望如此,叛民逃入山中就难办了。”李延庆盯着跃动的篝火,心中却怀着浓浓的忧愁:若是叛民剿灭,滁州境内还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