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豪门凰权> 第十三章 心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心愿(1 / 3)

与弟妹们不同,他们习惯被安排,燕清喜欢把握自己的命运。研发火药的起因,起初为救醒三弟,后来为西凉六军儿郎而往火药方向研发。燕清做生意越做越大,与皇宫,贵胄们打交道,何曾不想让自己活的舒心惬意。

可拥有财富并不足够。在毫无人权的古代,生在侯门,哪里自己想怎样就怎样?陛下一言,伏尸百万。

她想为天下避免战争,如果可以,便用江海般的财富缔造一个人人欢喜的和平的时代。

她想让老百姓的胸中升起一股民心从来都不那么卑微的心。民可以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

燕清伏在案前,打算以讲武堂学生的身份向陛下谏言。

燕清凭着胸中一股意气落笔如神,眼前浮现升斗小民为避免流离失所而跪在西凉王府门前的长街请愿,她的心便不允许自己无所作为。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洋洋洒洒的《国论》千余字,呈上讲武堂教习钱律协处。

钱律协正审阅学生的策论,而那本国论混在诸多学生的策论中。

负责收集策论的从事李秋白轻轻将策论放置在钱律协办公案前,刚转身要走,想起什么似的,罕见地提醒钱律协道:“刚刚鹿鸣山庄遣人送来一份策论,署名燕大娘子。微臣察觉有异,特提醒钱教员。”

“策论名叫什么?”钱律协停下动作,分明握笔的手激动地抖了抖,抬眼问道。

“国论。”

李秋白走了,钱律协故作无事地审批案上策论,等李秋白关上门,即刻停笔,翻找那篇国论,目光停住,慢慢抽出一本策论,借着烛光细细品味。

《国论》涉及民生福祉,包括安抚流民,士卒抚恤,商业补贴,地方吏治,疏通漕运,惩治豪强吞并土地,归还无产百姓土地,修堤防洪,平稳物价…

国论十策一千多文。

“好,此篇国论正当其时啊!哈哈哈!”

钱律协大喜,提笔誊抄一遍,越读越无法自拔。

“等明日朝堂辩论国策时老夫再拿出来亮瞎那些庸才们的狗眼。哼!教习还数我钱律协钱大教习!”

钱律协起个大早,宰相王博瑜刚到皇宫门等候,钱律协的车轿便落下。钱律协意气风发地下轿,掩不住脸上喜色,朝宰相作揖。

王博瑜皱眉,“难道钱教习得了了不得的文章了么?”

钱律协藏宝不让人知地摆手,“哪里?只是一名学生的浅见,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陛下征集天下饱学之士针毡时弊,求治国策。本相手下自然有些文采,不如两厢比较,在朝堂上互相抬轿?”

“那学生浅见,不敢与相爷手下高才相提并论。相爷好意,恕卑职不敢越俎代庖了。”

三三两两的车轿来到,宰相自恃风度,不与钱律协言语。钱律协不屑理会相爷,免得叫人视为攀附权贵,污了清贵之名。

官员越来越多,皇宫门前喧闹的就像菜市口。勋贵官员们彼此吹捧,又各怀心思,巴不得自己的策论盖过对头。

朝堂上,钱律协不愿太早冒头,冷眼旁观朝堂上同僚们为策论争名而争论不休。宰相双手叉袖,抬眼皮瞥了瞥老清贵钱律协,等争论地差不多的时候,才迈步向前。此时朝堂上的吵闹声才渐渐消弭,最后安静下来。

宰相禀道:“陛下,臣与钱律协钱教习探讨过,深觉钱教习手中的策论当属此番论策第一。”

此言一出,朝堂上重臣们接头交耳,议论纷纷。

吵吵嚷嚷大半天,陛下差点昏睡过去,听闻宰相发言,遂睁开打架的眼,“钱爱卿,有什么国策明日再说。朕听策论听的有些累了。”

呵!老清贵,看你耍什么宝!宰相冷笑。

“陛下!”钱律协急唤道,他的招儿都没出,怎么可以退朝?叫老清贵的脸往哪儿搁?

陛下刚抬起的屁股重又坐下,喝口茶酥了酥口,管事太监忙递来绸巾,陛下轻轻蘸了嘴角茶水,强打精神,“钱爱卿有策论便呈上来。朕看一看天下第一策论长什么样。”

勋贵重臣们憋着笑,等着瞧钱律协的丑。

钱律协才小媳妇见公婆似的取出怀里的策论,大声道:“臣不劳烦陛下龙目,愿请宫典大人当廷宣读,诸位皆可品鉴国策的优劣。”

说着,钱律协笑嘻嘻地朝勋贵重臣们作揖。

陛下示意管事太监宣宫典入殿,宫典接过国策,大声宣读。

宫典中气十足,年富力壮,若非钱律协年老气衰,哪里需要宫典露脸。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宫典读过初段,陛下皱眉,这不老调常弹么?如何宰相评价为策论第一?持这般看法的不止陛下,有的给老清贵些情面忍住偷笑,有些忍不住直接大笑起来。

钱律协气得脸红,燕大娘子的国论岂是你们庸才可以知晓的!

陛下望向宰相,宰相不动声色地眼视鼻鼻视心,老僧入定了。

宫典不做理会,陛下未喊停,宫典便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