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梦蝶仙枭>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八王之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八王之乱(2 / 4)

了一拨大臣。

齐王冏成为了复辟的大英雄,慢慢地就骄横起来,把自家建设的比皇宫还豪华,后来干脆就不上朝,让官员上完朝后,再去他家里面问候一遍,不多久就没人去白痴皇帝那里去面壁了。

齐王冏的行为引起了其他亲王的不满,他们本来就是为了共同利益才走到一起的。于是长沙王乂就与成都王颖和河间王颙密谋反叛。成都王颖则借口老娘病重,一半告辞一半逃亡地先跑掉了,河间王颙也回到了长安准备造反。

河间王颙战事准备完毕,便派遣大将张方为先锋率领十万大军讨伐齐王冏。

齐王冏对河间王颙的造反竟然毫无防备。直到部队到达离洛阳一百二十里的地方才发觉。他知道城里的长沙王乂和河间王颙关系很好,恐怕他为内应,就派兵进攻长沙王乂。可巧长沙王乂也在图谋消灭齐王冏,两下里的部队就在洛阳城中混战起来,长沙王乂让部队大喊齐王冏谋反,齐王冏也让部队喊长沙王乂谋反,于是都在城里四处放火,全城都笼罩在滚滚硝烟之中,连一百二十里外的河间王颙的营地都能看的见。

双方的部队在烟火中杀的昏天黑地。长沙王乂觉得难以取胜,就派部队捉拿惠帝和大臣,把他们都赶到城楼上,逼迫惠帝宣布齐王冏谋反。可恰巧齐王冏的部队正好杀到城楼下,看到长沙王乂的旗号在城楼上,不分青红皂白就射。其他大臣一看齐王冏果然在谋反,赶快催促惠帝下诏宣布追杀齐王冏。

有了惠帝的诏书,长沙王乂的部队士气大振,战力顿时增强数倍。惠帝的禁卫军也出来帮忙,经过三天三夜硝烟下的混战,齐王冏的部队大败,被长沙王乂活捉。

而后长沙王乂晋升为太尉,而那倒霉的齐王冏则被斩首。劳师千里而无功的河间王颙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什么好处都没捞到,气的七窍生烟。

正当河间王颙要翻脸的时候,在益州发生了流民叛乱,河间王颙不得不回去平叛。

原来在西蜀绵竹,聚集了十几万逃亡的老百姓,他们大都是陇右天水一带的氐族人,因为旱灾而跑到四川找活路。益州刺史赵廞害怕这些不安定因素会对我西蜀造成不好的影响,准备把他们遣送回原籍,流民中有个叫李特的人,很有力气,他有两个兄弟李庠、李流,被赵廞聘请当部将。某天李庠犯罪被斩首,李特和李流干脆煽动流民造反,杀死赵廞占领了成都。

梁州刺史罗尚自告奋勇去西蜀担任益州刺史。他到了成都后,一面结交分化各流民,一面偷偷调集三万军队准备偷袭聚集在绵竹的流民。李特得到消息后将计就计,在流民大营的外面又埋伏了一批流民,到了晚上军队杀过来后立即进行反包围,把三万晋军杀的只剩五千狼狈逃跑。

河间王颙屡吃败仗,就派遣重兵从荆州和长安两路围剿李特的部队。荆州的部队是相当有战斗力的壬午兵,李特在突围中被叛军杀死,留下李流拥立李特的儿子李雄率领流民继续作战。益州的形势才稍微好些。

和以前的执政官不同的是,长沙王乂并没有掌握住兵权,两个各有打算亲王成都王颖和河间王颙,一个在邺城,一个在长安,虎视耽耽地望着洛阳城里的皇帝宝座。没多久,河间王颙就和成都王颖一齐叛变了。

河间王颙和成都王颖联合起来造反,讨伐京城的长沙王乂。河间王颙的大将张方率领七万精兵进攻洛阳西的函谷关,成都王颖亲自带领大军二十万进攻洛阳东北的朝歌。

长沙王乂只好硬着头皮两路作战,他先派一万部队守住函谷关的要道,结果不敌张方的精兵。只好撤回洛阳迎战成都王颖的二十万大军。这一次长沙王乂面对的敌人是贾谧的二十四友中的陆机和牵秀等文人指挥的部队。

长沙王乂的手下司马王瑚曾训练过一支只有几千人的的骑兵,在马上绑着一丈多的长戟,进攻时排成一行冲锋,被突击的一方根本无法反击,号称铁戟陷阵骑,战斗力很强。成都王颖的先锋陆机是个秀才,根本不懂的怎么打仗。率领的十万步兵还没做好防御,便被五千铁戟陷阵骑冲杀一片。恰巧陆机的部下兵变,同样是二十四友的牵秀向成都王颖进谗言把陆机给处死了。

长沙王乂取得大胜,又掉头回来使用铁戟陷阵骑攻张方,让惠帝亲自督战,张方的部下看到惠帝不敢进攻,两盏茶的工夫便被杀了五千多人。但张方这个人治军很有一套,他命令部下趁夜里就地筑营,天没亮就把阵地盖好了,并安装了很多的机弩,让六万多部队藏在营垒里面,待铁戟陷阵骑突击的时候,六万多人突然架起机弩就射。把五千陷阵骑都射成了刺猬。

长沙王乂败进洛阳,二十多万叛军把长沙王乂和惠帝困在了城中,一直围到次年正月。

这时候的洛阳城里粮食奇缺,长沙王乂便和部队一齐吃糠咽菜、同甘共苦,士气仍然很高昂,屡破敌人的进攻,他手下的将士们都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掩护长沙王乂。但在这个时候,城里的东海王越勾结禁军,偷偷绑架了长沙王乂,开城门把长沙王乂作为礼物献给张方。张方把长沙王乂用铁链捆到柱子上,用火活活烤死了长沙王乂,围观的众将士可怜长沙王乂守城的忠勇,都不禁为之流下了眼泪,只有他的亲哥哥成都王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