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辽之梦游天下> 第496章 入乱世一文不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6章 入乱世一文不值(1 / 2)

在乱世,人的性命是一文钱都不值得,这次被赵元休派来的这个人,心里有些害怕自己万一生命遇到威胁这可怎么办?这让他心里产生了一点害怕呢!皇帝到底见不见他,他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古代国有句俗语,叫乱世出英雄,因为乱世没有规则,唯实力为尊。那些真才实学的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干。

但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乱世,因为英雄毕竟只是少数,所谓的群星璀璨,机遇遍地仅仅只是表象。对于普通人来说,乱世是灾难,因为乱世没有规则,所以没有道理可言,就连最基本的人性道德也会被忽视。

所以,乱世人命如草芥,少有上位者会把普通老百姓的命当人命看,他们不会尊重生命。

比如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大乱,项羽、刘邦一个又一个时代弄潮儿粉墨登场。他们顶着历史名人的光环,或是破釜沉舟的一代战神,或是百年帝国的开创者。很显然,他们是乱世中的英雄,是那个世界中的高位者。

在这样的人眼中,普通人的性命往往是不值钱的。如项羽屠齐地,刘邦屠颖阳,哪一个手上不是背负着万千百姓的命债?

当然了,他们这么做无可厚非,其乃是时局使然,乱世之中弱肉强食,如果过于妇人之仁,只能是被别人吃掉。然而,就算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总还是有那么一些人,能让我们看到一丝人性的光辉。

魏咎就是这样一个人。

魏咎原本乃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公子,受封宁陵君,身份高贵,衣食无忧。然而可惜的是,他生错了时代,他的时代刚好是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时代。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所灭,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既然魏国都没有了,魏咎的这个魏国公子的身份也就形同虚设,他被赶出了魏地,成为了一届庶民。

魏豹,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为庶人——《汉书》

原本魏咎的一生就该如此平凡下去,但命运弄人,他在有生之年,等到了陈胜吴广起义,人生也迎来了新的转折。

公元208年,陈胜吴广于大泽乡带着九百多名徭役揭竿而起,当时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的振臂高呼得到了相应,一时间,星火已成燎原之势。魏咎虽然已经是庶民,但却记得自己曾经乃是魏国公子,陈胜反秦,给了他复国的希望。是故,这位魏国公子,加入了起义军,追随陈胜。

当然了,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魏咎虽然是魏国公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重新登上魏王的宝座。他能力平平,又没有自己的势力,在这乱世之中,实在是难以翻起什么风浪出来。

然而幸运的是,他遇到的周市,一个再一次改变他命运的人。

周市乃是陈胜麾下干将,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当初陈胜建立张楚政权之后,派部下四处出击,周市作为魏国人,奉命率军攻略魏国故地。

当是时,六国纷纷复立,齐人田儋自立为齐王,武臣攻略赵地之后自立为赵王,武臣部将韩广攻略燕地后,自立为燕王。所以,周市在收复魏国故地之后,部下纷纷劝其称王。然而周市则推辞不受,与赵匡胤、刘备这些面对部下劝进,假意推辞,逢场作戏不同,周市是在玩儿真的。

俗话说得好,“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当时周市称魏王,可谓是顺应名义,大势所趋。连赵王武臣和齐王田儋都纷纷派兵为其撑腰,支持其称王。

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市为王——《史记》

但是周市认为这样做不道义,他身为魏人,就该拥立魏国宗室子弟,这才是忠义的表现,更能让天下人信服。告诉他们,自己反秦,不是为私利,而是因为忠义,是为了复国。

最终,在他的坚持之下,魏国公之魏咎被从陈县接到了临济(魏国原首都大梁当年被秦军水灌摧毁,成为废墟,所以新魏国复国之后,定都临济),成为了魏王,周市自己则当了国相。当然,魏咎虽然表面是魏国是魏国国君,但实际上却只是一个傀儡,一切还都得仰仗国相周市。

“魏咎兄弟,因时而王。”——《史记索隐》

当然,不管怎样,魏国算是在他手中重生了,无愧于列祖列宗。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天下反秦,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秦将章邯横空出世,领着骊山刑徒军击溃了陈胜吴广的西征大军,随后纠集关中秦师,东出函谷关,浩浩荡荡向六国扑来。

昔日声势浩大的张楚政权,在章邯率领的关中秦军面前,不堪一击,就连陈胜也被车夫杀死。解决掉陈胜之后,复立的魏国便成了章邯的新目标。最强大的张楚政权都无法抵挡章邯,新生魏国自然是免不了被摧枯拉朽。很快,章邯的大军便已经兵临城下,包围了魏国都城临济。

国相周市虽然带来了齐楚两国的援军解围,但依然不是章邯的对手,齐楚魏三国联军在临济城外被章邯所击败击败,齐王田儋和魏相国周巿双双战死。

自此,临济已经是一座孤城,再也无力抵挡章邯的大军。面对城外无敌的章邯,临济的魏国百姓把目光都聚集到了魏咎身上,因为现在国相周市已经战死,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