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辽之梦游天下> 第462章 论出兵的好与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2章 论出兵的好与坏(1 / 2)

此刻的御书房内,皇帝也是听着他的答复,也是心里暗想这个人也是需要好好让人压制一下。尤其是治理国家,就不能够让他们一下想到自己的手段,刚才的臣子争吵,就得让他们继续吵,只要是请在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就让他们争论吧!驭人之术就是要看你怎么驾驭呢?所以这个时候,任其发展,到时候就不会相互勾结,打成攻守同盟呢?这样皇上不就危险了吗?作为皇上他不怕臣子相互算计,也不怕他们内斗,就怕他们不相互内斗,相互算计,这个作为皇上不就危险了吗?所以他自己也是才在午朝,说出刚才那些话呢?

作为君王臣子内斗不可避免,但是只要不惹事,不主动挑事,让国家分裂,这样他就不担心这些东西呢?所以这个时候,他自己也是冷眼旁观,仿佛坐定一般,看着他们的表演呢?

“你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见就是至理名言,你的意思就是很对的,但是我大辽的规矩,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怎么你是想要太后干涉朝政,你要明白这个事情是皇上找我们商议,你要是故意找事,皇上可是不会放过你的。好好想想吧!我也是为了你好的。”此刻的一个将领也是言语辱骂这个萧干道。

而这个时候萧干也是知道自己说的那么多,确实也是过了一点,但是自己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辽的江山。穷兵黩武害得是黎民百姓呢?

但是他这么想的,但是还是有人站出来针对他。这不现在的时候,有一个叫耶律准的人,是当朝武将耶律斜的儿子。只见他也是开口说道:“就是不出兵,难道是让皇上违背先皇意愿,怎的你觉得爆出太后难道皇上就会放弃自己的安排呢?你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呢?”

“就是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要不是先皇,你能够做到现在这个位置。要不是皇上你能当礼部尚书,官居二品。难道皇上用你,就是让你反驳他的意愿呢?你以为你给太后说,太后就会同意你的说法,太后是英明之人,太后是皇上的母亲,您以为您自己是一心一意为了皇上,实际上还不过是你各自找的借口,你看的挺聪明,但是却做蠢事,我真不知道怎么评价你。皇上,臣觉得您还是让人替换了他的礼部尚书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居住在高位,皇上您要圣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方大人意见很对,一统天下,是先皇乃至太祖太宗定力国策,况且皇上以后的土地肯定会越来越多,难道就因为小小的顾虑,难道就放弃五代先皇要的国策吗?难道皇上您要违背列祖列宗定立得规矩吗?这样后人将如何评价皇上,他们会说皇上是昏君。皇上您就算不在乎千秋功过,但是这些时候,这些事情,影响到皇上治理国家,臣耶律斜轸冒死启奏皇上,一定要慎重,皇上圣断。”耶律斜轸也是很是恭维,他这个话语就是要告诉他耶律隆续你是先皇的儿子,先皇的东西你就必须要遵从,这个或许就是治理国家呢?

“哦!照你的意思,我让皇上不出兵,那是害了皇上吗?我看你才是害了皇上,你们只知道穷兵黩武,但是你们可知道,穷兵黩武,下场就是害了天下的黎民百姓,难道您是想要让皇上失去民心,皇上是明君他知道要是时机不成熟,很有可能会撞到泰山,你们是聪明难道连这个东西就想不到呢?还说聪明,我看就是愚蠢,真不知道您自己个怎么想的,难道是您老糊涂还是怎么了,连国库清楚情况都不知道,真不知道你自己个怎么想,真愚蠢之人也。”此刻的萧干冷哼地开口道。

此刻的韩德让也是在那看着,他知道皇上定然不会发兵,因为就算大宋离开了赵普,只要还有其他的人,皇上现在不说话,只是从争论中,拿到一个结果,这个皇上可是一个天下很聪明的人,他的心机可没有那么简单呢?这个时候他不说话,就是不想一下子,向皇上表达意思,自己需要细心观察,然后把问题看的通透一些,这个才是这个人他自己的真实目的呢?

而这个时候,他耶律隆续也听到了两股声音,有些支持,而有的却不支持。当然不支持的这个时候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恭维自己,而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就是看看不支持的有几个人呢?他喜欢看到臣子议论,但是这个时候议论如果超出控制就能够失去理智,所以这个时候耶律隆续才不会说一句话。现在的耶律隆续觉得不可再让他们继续争论下去不然万一影响到国家统一,这对于国家来说就不是好事情呢?

“不要再吵了,这里不是菜市场,一味地争吵,不知道的还是以为是菜市场的大妈一样,朕需要听到你们的议论的声音,而不是你们的讨论的声音,你们要明白,治理天下需要的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人心齐泰山移,人心不齐那又何谈坐稳江山,韩德让先生你来说说,你作为朕的老师,官居一品都察院大学士,你说说看看朕这个御史这块你是怎么想的吧!”

耶律隆绪话音刚落,韩德让自己也是无语了,皇上也是太可怕呢?我不说话,还让我说,我要是说我支持他肯定会说我是在恭维皇上的意思,但是这个时候,我要是不说话,或者是反对意思那就是说明我给他们有所勾结,皇上您啊?真会难为我的,难为死我了。不过这个时候他也不好意思不说话,毕竟皇上是要求他的,不过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