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辽之梦游天下> 第144章 因果关系的不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章 因果关系的不同(1 / 2)

寇准也是笑笑,然后转身离开。毕竟他已经看出了对方的态度。此刻的他萧远看着寇准的离开,这个时候这人心里也是不知道在想什么?萧远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果的,他来这里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了。

人性考研也是如此,就拿历史上,刘邦杀韩信,都是有因果的。

在历史上,韩信虽然帮助刘邦打下了整个江山,最终却背上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刘邦反手杀死,如果刘邦没有杀韩信,那么韩信真的会反吗?没有任何人能将正确的答案说出来,因为这是一个悖论。

就算是韩信自己,也许他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不会反,但可以确定的是,韩信心里是不想反的,然而时势使然,韩信在大势潮流下,他还是很有可能最终走向造反的,对刘邦来说,还辛辛苦苦帮自己打下了整个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当然也不愿意将韩信杀掉,然而刘邦没得选。

首先说一下韩信的功绩,韩信刚来刘邦这里不久就帮刘邦化解了一个巨大的危机,当刘邦被困于蜀地之时,他出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招直接骗过了天下人,并且让刘邦出了蜀地,从此刘邦如蛟龙入海再也没人挡得住。

而在此之后,韩信跟赵国齐国分别打过仗,并且都是以弱胜强,刘邦每见一次韩信,除了会夸赞一下对方的功绩之外,同时他还会从韩信手中分兵,毕竟韩信自己是臣,所以他好不容易创建的兵力经常会被刘邦给分走。

韩信之所以愿意给人,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信服刘邦并且把对方当成了自己主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韩信就算部队很少,也有着必胜的把握,韩信曾经用2000士兵对付了齐国10万,他依靠着2000士兵去分别拉人,而选兵的策略是多多益善,很快他就聚集了大军,虽然不到10万,但通过韩信的计策还是将齐国打败了。

后来齐国被迫跟项羽联手,尽管如此,强大的联军还是没能挡住韩信,在最终跟项羽的决战之中,韩信才用了十面埋伏的经典战略,这一谋略传诵千古依然是一段佳话,韩信采用了里里外外,一共十个包围圈,这些包围圈有大有小,而每一个包围圈都给项羽军队造成了巨大损失。

项羽的军队面对层出不穷的埋伏,最终彻底丧失了军心,连项羽自己也自刎于乌江,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韩信为什么一定要死了吧?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实在是太强了,刘邦相信韩信并且知道他是不会反的,刘邦更知道如果韩信想反,那么他一定能反成功。

一方面韩信在军中拥有很大的威望并不下于刘邦,另一方面刘邦知道韩信如果是对手,那么一定是一个很可怕的对手,所以他不愿意拥有这样的对手,那么就必须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携手走了多年之后,君不想杀臣,臣也不愿意怀疑君,然而他们都是聪明人,正是因为聪明所以才会一直不断的怀疑对方,而怀疑一旦超出了临界点,那么就必须采取行动,韩信一直在猜想刘邦是否会对付自己,而刘邦也一直在猜韩信会不会烦,如果两人一直在一起,那么自然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因为他们可以经常商量,然而他们后来分居两地并且很少见面生疏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刘邦虽然就算可以保证在自己在位期间韩信不会造反,然而在自己去世之后,他担心儿子们会镇压不住韩信

韩信是谁,大多数人可能只听过他的名字,对他的历史地位和生平经历没有太多的了解,他是协助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重要的功臣,可以毫不掩饰的说,如果没有韩信这个人,也许就没有历史上的西汉王朝。韩信通过自己过人的军事才华在刘邦消灭西楚霸王项羽这件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韩信是西汉的主要开国功勋,可是想不到的是,刘邦在建立西汉不久,就过河拆桥杀了韩信,这让许多人对刘邦这个人感到厌恶,那么大家换位思考的话,看一下这三点理由,也许你会理解。

在楚汉战争之前,西楚霸王项羽为了控制刘邦的军队,便很用心将一些汉中的封地分封给他,让他老老实实的在汉中做汉王,毕竟当时的刘邦的实力确实不如项羽,只能无奈应下,而实际上刘邦在背后悄悄地接受张良的意见,从汉中偷偷的跑到南郑,找到韩信,后来在韩信的帮助之下,刘邦再次回到汉中,抢走了汉中大量的地盘,于是自己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为之后的西汉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而处成此事的便是韩信。

韩信的军事才能出众,而且带兵能力极强,他手下的士兵个个都英勇善战,而且刘邦也非常喜欢韩信带出来的兵。在跟随刘邦的过程中,刘邦曾两次拿走韩信身上的兵权,只要韩信刚刚带出来一部分兵,刘邦就立马带走大部分,只给韩信留下很少的人,胸襟开阔的韩信连“胯下之辱”都可以忍受,这点要求对他来说,一点都不在乎。在带兵能力出众之外,韩信的招兵买马能力也是数一数二,心胸狭隘的刘邦一方面非常喜爱韩信的才能,另一方面,刘邦也在心里被韩信的能力所威胁。

刘邦从前就一个野村莽夫,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更不用说带兵打仗中想出那些计谋,而这些都是韩信在背后默默出谋划策,直到最后逼得项羽无处可逃,只得乌江自刎,项羽死后,刘邦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