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小公爷> 第592章 漂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2章 漂流(1 / 2)

听了李云睿的话,朱楧愣了一下,说道,“这怎么可能?那可是百万斤……”

“如果不是内河航道窄或者水浅,万万斤我也能造出来!”李云睿淡淡的笑了笑,说道,“表叔爷,咱们还是谈一下铜的事情,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有,当然有!”朱楧赶紧忙不迭地点头说道,“说来惭愧,今天请你父亲和你前来,就是听说你有陶朱之能,想向你请教一下,看看能不能跟你做点生意……”

李云睿见朱楧这样说,顿时面如重枣,眉如卧蚕,他也有些晕了,合着前面一个多时辰,朱楧都是在铺垫啊……

李景隆一看儿子脸色变了,赶紧开口说道,“殿下,你这是拿我当外人啊!以我们的交情,这种小事,你跟我说一下就行!”

“是是,是我想多了……”朱楧有些尴尬地说道。

李景隆扭头对着坐在自己下首的李云睿说道,“既然话都说道这份上了,云睿,你跟肃王殿下,好好商量一下……”

“好的!”李云睿点了点头,说道,“表叔爷回兰州时,我派一队技术人员跟你去兰州,帮你把矿炉建造起来;炸药我会定期给你,但我希望表叔爷能够保密,至少三年内不要对外宣扬,因为一旦传出去,别人肯定会来找我要,到时候我顶不住压力,那我们的合作就会出问题……”

朱楧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云睿,这一点你放心,就算是为了钱,我也会让下面的人闭上嘴!”

李云睿对于铜的渴望,那可是急不可耐。

在大明,铜是管制物资,元末之时,蒙元朝廷因为铜的开采成本过高,而金银产量不足,采用了交钞,由于滥发,导致元朝货币秩序几乎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末群雄纷纷重新用起了铜钱,毕竟这东西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朱元璋也不例外。

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开始铸钱,正式回归铜钱制度,第一年,宝源局就铸钱431万文。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铸“洪武通宝”,此后几年内,每年铸钱数量大概是2亿文。直到洪武八年,朱元璋转为发行“大明宝钞”,同时禁止金银铜的流通,看上去,铜钱制度几乎可以宣告失败了。原因有三,一是缺铜;二是铸造成本高,劳民伤财;三是私铸问题,屡禁不止。

这个时候,大明整个市面是大概有二十亿文铜钱,每文铜钱重3.5克,总共七百万斤铜。很多富人为了制造铜器,比如铜盆、铜镜、烛台等用品,在市面大肆收购铜钱,再加上日本从明朝进口铜钱,市面上的铜基本上没有多少了。

朱棣上台后,也重申了禁止金银、铜钱交易的政策,当然有人会说朱棣铸造了永乐通宝,说明永乐时期不禁铜钱的,这就是想当然了!朱棣铸造永乐通宝的主要作用,是赏赐朝贡国所用,而不是给大明百姓用的。

李云睿之所以想要铜,除了想造电线,他还想造硬币。

别人开采铜矿造铜钱可能亏钱,但对李云睿来说,这个问题不存在。

因为在没有机械助力的时代,采矿主要靠人用工具挖,但李云睿有炸药,一斤炸药下去,能顶一个人挖一年;至于冶炼,成本更低,常规冶炼,先要到处找人收集木头,烧制木炭,然后再和铜矿一起冶炼,而李云睿采用煤蒸馏,产生的煤气可以用来冶炼,蒸馏后的焦炭则可以替代木炭做还原剂,一举两得。

李云睿唯一的问题,就是寻找不到品位高的铜矿。这种地方不好找,他知道江西、云南、黑龙江这些地方有类似的铜矿,但具体位置在哪里,李云睿不知道。

现在远在兰州的朱楧送上门来,这让李云睿想起了素有铜城之称的白银市,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李云睿做梦都会哭醒……

基于这一点,李云睿和肃王朱楧愉快的达成了协议:李云睿帮肃王建好冶炼厂,肃王免费为李云睿提供五十万斤铜,之后双方再核算成本,谈具体的供货价格。

毕竟现在双方无法确定开采成本,定价高了李云睿不会接受,定价低了朱楧会不爽。只有冶炼厂运行一个阶段后,才能评估出成本来,到了那个时候,双方才有谈判的依据。

本来肃王朱楧对五十万斤的数量有所异议,但在李云睿告诉他,冶炼厂还可以冶炼白银之后,朱楧在第一时间闭上了嘴。

李景隆和李云睿走后,朱楧去了玄武湖,看到了李云睿嘴中的千料大船,在玄武湖里面飞速前进,顿时惊得不行!

李云睿也惊得不行,不过他不是在玄武湖,而是在钟山上。

夏天到了,李云睿想玩水,就让人在钟山上,借着山势修了一条人工漂流河道和一个小型水坝,前几天刚刚下过雨,水坝里面囤满了水,见完朱楧之后,李云睿就拉上自己的一妻三妾、李婉清、飘舞、李家成,还有徐景昌、张忠、朱勇、丘晟一大群人,上了钟山。

因为没有充气皮划艇,李云睿用了小型木船,一艘船上两个人。

“我先跟你们说,整个漂流水道全长八里,落差大概有三十丈,最坑的一个落差大概有45度,你们做好随时翻船的准备,不过水不深,最多也是到你们腰,如果落水,千万不要慌张,抱住船上的羊皮救生圈就可以了!”站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