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小公爷> 第505章寝其肉、食其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5章寝其肉、食其皮(1 / 2)

国子监的监生撤了,这个消息让纪纲松了一口气,隐约间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劲,只能先将疑惑放在一边,处理眼么前的急事——驱散了国子监的监生,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结束,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这两年来,纪纲的所作所为,文官们可谓是深恶痛绝,他早就成了文官的众矢之的,文官巴不得找机会搞死他。

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文官们怎么可能放过?

纪纲的猜测没有错。

六科给事中、御史如打了鸡血般,雪花般的折子涌入了内阁。

明朝开国时,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将中书省和宰相的权力分归于六部,同时设置了四辅官。洪武十五年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朱棣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内阁成立以后,朱棣通过内阁,把原来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朱棣对内阁的定义,"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说白了,此时的内阁,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还不像后世那样,地位赫然。

解缙等人看到几十封弹劾锦衣卫不法的折子,也是头疼,马上过年了,大家都想着赶紧把手头的事处理好,然后回家安安稳稳休息几天。

偏偏这个时候,国子监的监生居然上街抗议锦衣卫,如果一个、两个骂骂也就算了,这次一下子有上百人。

如果是锦衣卫屁股干净也就算了,那些监生上街抗议,最多也就是领回国子监,批评教育一下就好了,毕竟法不责众;可很多六部给事中送上来的折子,列举的证据非常翔实:某年月日,锦衣卫以某某罪名抓捕某人,于某年月日,派某某到其家中索要十万贯,作为赎人的费用,见证人都有谁……

御史,一般都是风闻奏事,可以理解为他们可以在仅仅出于怀疑,而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向皇帝打小报告,错了也不受追究。

而六科给事中更牛,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

人家拿着这么详细的资料,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备而来。

当然是有备而来,不过不是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而是李云睿。

李云睿发动一切力量搜集的资料,暗搓搓地扔到了某些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家门口,里面还夹带了某些东西,让这些人出面弹劾纪纲,目的就是要把纪纲搞臭!纪纲如果想赖账,三司可以拿着这些证据,找当事人一个个的了解。

解缙拿着折子,看着胡广、杨荣二人,苦笑道,“勉仁兄、光大兄,这事你们怎么看?”

胡广,字光大;杨荣,字勉仁。两人都是建文二年进士及第,被封为翰林编撰,朱棣上台后,觉得两人有才情,就简拔入内阁。

“大绅兄,此事透露着古怪!这里面有些奏折的口径,似乎如出一辙,这事背后恐怕不简单……”胡广心里有些不安,觉得有大事要发生。

“肯定有人在背后推动!否则不可能一下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杨荣素来谋而能断,说道,“不过,纪纲这次所为,恐怕是引起众怒了!”

在杨荣眼里,纪纲把富商抓进北镇抚司的大狱,开口直接要钱,这就是无法无天了。今天纪纲能抓富商,明天他就敢用这种方式敲诈官员。

“纪纲仪仗圣上宠幸,近来行事越来越乖张、跋扈,不按朝廷法度办事,已不是一次两次,这次被人算计,也是自招灾祸!”胡广在一旁帮腔,算是前两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和蒋瓛,也没有先抓人后定罪先例,搞无罪而诛。

解缙听了两人的言语,点了点头,为官做事,至少表面上,不能被人抓住把柄,这是最起码的道理,思索了一番,又开口问道,“两位觉得这幕后推动之人,会是哪方势力?”

解缙之所以这么问,是为了备皇帝垂询,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肯定会问内阁几人的意见。

“我觉得应该是被抓的那几人家属!”胡广思索了一下,说道,“你看言官御史的奏折,上面所说的那些证据,不是当事之人,怎么可能清楚的如此详细?”

解缙听了之后,点了点头,然后扭头看向杨荣。

杨荣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几个商人之家,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国子监、六科给事中、御史,能听他们指挥?”

杨荣这话一出,胡广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解缙见状,赶紧说道,“勉仁兄认为是哪方势力所为?”

“一时之间,我也无法推测出来!”杨荣叹了一口气,说道,“能利用礼部与红颜会达成捐资助学的事,快速组织人手,推动南京城的舆论,策动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