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小公爷> 第429章给朱高炽画饼(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9章给朱高炽画饼(一)(1 / 2)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无关自己的切身利益时,人性是善良的、光辉的、高尚的、伟大的;一起关乎自己切身利益,人就变得自私、狭隘、阴暗、渺小。

朱高炽虽然从小读孔孟之道,但他不是榆木脑袋,只喜欢吊书袋子,否则北平保卫战和四年大军后勤保障,不可能顺利完成。

李云睿提出归属感、认同感,这些虚的东西,朱高炽一时无法深入思考,但李云睿提出的“居有恒产,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治”,这是实实在在的施政纲领。

虽然朱高炽不知道李云睿会用什么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但他觉得李云睿并不像在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如今计将安出?”思索了半晌,朱高炽开口问道。

“先把基础打好,永乐薯一事必须抓紧时间,如果朝廷财政允许,我建议采购一批玻璃,建一千亩地的玻璃暖房,在今年冬季栽种一千亩土豆,这样,明年年初就会有两百万斤土豆可以用以播种,明年六月就能收获四千万斤,后年就能到8亿斤,这样土豆推广的时间,可以缩短两年。”李云睿开口说道。

其实李云睿说这话是有些私心,他想从朝廷坑一笔钱出来,因为大明朝廷的钱不是用税收收上来的,而是开动印钞机印出来的。

虽然这种方式有些无赖,但目前对李云睿来说,坑朝廷最合适的。拿到钱之后,通过向底层百姓输送财富,可以激活大明经济的活跃程度。

这一点,就是后世改革开放能够获得成功的一大关键。

改革开放,说穿了就是让普通老百姓有工作、能挣钱,激活消费市场,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现在的大明既没有外贸、又没有投资,只能靠消费来拉动,但实话实话,大明的消费现在就是渣渣,因为底层百姓没有钱,小康之家也就是有房子住,能够置办点粮食和衣服,除此之外,哪有钱消费?

这就走入了死循环,基本上是无解……

李云睿思来想去,只有通过坑朝廷的方式,把钱向底层转移,才能慢慢刺激起消费欲望来。

南京城近百万百姓,这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玻璃暖房是什么?”朱高炽听了李云睿的话后,开口问道。

李云睿简单的将玻璃暖房的概念给朱高炽解释了一下。

“你的意思是,这暖房春夏秋冬都能种菜、种粮?”朱高炽听了之后,眼睛亮了一下。

皇宫中有个司苑局,乃内廷二十四衙门中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供应皇室的蔬菜瓜果,这些内侍可以说是大明顶尖的一批农业专家。就是司苑局的内侍,想要在冬天种出各种瓜果蔬菜,都要费很大力气。

现在李云睿居然说玻璃暖房可以四季随时种菜……

“太子殿下,玻璃暖房就相当于一个恒温房间,可以做到四季如春,因此可以错时、错峰种植各种瓜果蔬菜!”李云睿笑了笑,解释道。

“居然如此神奇……”朱高炽听后,不禁咋舌,说道,“不知道这一千亩的玻璃暖房,需要多少钱?”

“一亩玻璃暖房,成本大概在一万五千贯左右,一千亩玻璃暖房,需要一千五百万贯……”李云睿说了出价格。

“什么?”朱高炽听了这个数字之后,手一哆嗦,声音都变了。

大明去年的财政收入课钞5606087锭,也就是五百六十万两,折合七千万贯,李云睿一开口就要朝廷财政的五分之一。

胃口有些大啊。

李云睿知道这个数字朱高炽肯定不会接受,为了推广一个高产粮种,花这么多钱,不值得,于是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可能您觉得这个金额很大,投入产出比有些不划算……”

朱高炽也是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岂止是不划算,投入一百万两银子,出两百万斤土豆,折合0.5两银子一斤土豆,可以买一百斤米了。

谁脑子烧包了,会敢这种事?

“但这种玻璃暖棚,一旦盖好之后,可以用十年、八年,等今年种完永乐薯之后,朝廷可以种植一些反季节蔬菜,在南京城中售卖……”李云睿继续说道。

“反季节蔬菜?什么意思?”朱高炽听了之后,开口问道。

“举个简单例子,菘菜(后世叫白菜)大都是夏天种,秋天收。有了玻璃暖棚后,就可以春天种,夏天收;或者冬天中,春天收,这就是反季节蔬菜。”李云睿解释道,“有很多有钱人或者饭店,就会出高价购买这些稀罕物,那么朝廷就能赚钱。按照我的估算,一个玻璃暖棚,至少可以用十年,算下来,一个暖棚每年的成本不过百两。一亩暖棚,一年可以收获万斤以上的蔬菜,折合成本不过十文而已,因为反季节蔬菜,售价肯定要比市场的菜贵,尤其是冬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朝廷不会亏钱,反而可能赚一大笔……”

赚不赚,李云睿并不清楚,但话还得这么说。

朱高炽听了之后,皱了皱眉头,听上去好像是挺合理的,就是觉得哪里不踏实……

看着朱高炽脸色不断变换,李云睿就知道这位太子爷可能有些胆怯了,于是又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如果觉得有些冒险,我想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朝廷借我一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